唐寅像
对看过周星驰电影的人们而言,唐伯虎并非一个陌生人物,不过,唐寅的真正生平与理想,却常常隐于历史的帘幕之后,少为大众所知。
他仕途失意,却雅擅诗画,有“江南才子”之称。他追慕侠客之风,乃至漫负狂名。他愿意奖掖后进,对小辈关爱有加。他也喜谈禅,常与友人同往佛寺……
或许更加少有人知的是,唐寅曾与寒山寺有过一段因缘。
由于朝代更迭,战乱所及,寒山寺在历史上几经兴废。元末时,张士诚占据苏州,自号吴王,与朱元璋逐鹿天下,直到至正年间,朱元璋攻克苏州。
这场战争给寒山寺带来了灭顶之灾,寺院的殿堂、宝塔均化为一片瓦砾。高启作《归吴至枫桥》一诗,便感叹道:“遥看城郭尚疑非,不见青山旧塔微。”
寒山寺钟楼
明朝初,寒山寺逐渐开始重修,深谷昶禅师历时多年,终于将佛殿、法堂、僧舍建造完毕,并在丈室安立了寒山、拾得、丰干三圣像——这也是寒山寺正式设寒拾像的最早记载。
一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使寒山寺的夜钟闻名暇迩。然而,被张继听到的那口唐钟已不知毁于何时。
嘉靖年间,本寂禅师希望铸造大钟,并预备为大钟建造钟楼。为了化募相关需费,他请唐寅这位江南才子撰写一篇疏文,广散天下。
唐寅不负本寂禅师所托,他为寒山寺铸钟一事写下的“文案”,便是《姑苏寒山寺化钟疏》。
唐寅行书真迹《姑苏寒山寺化钟疏》,现藏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