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戒幢讲堂 | “七觉支” 释义(一):为什么你的修学不得滋味?

那我们坐在这里,可能有的同学修的是念佛,有的观呼吸,有的可能是修慈心禅,或者修习内观,不管我们修哪一种禅法,正念正知都是必须要有的。失去了正念正知,我们的心就会丢掉了我们的善所缘,要么进入了昏沉,要么进入了散乱,要么就导致进入一种空白的状态,等等的。所以这个正念——念觉支,是整个“七觉支”的最初的因和基础。

在正念正知的基础上,我们就要来修习择法觉支。择法觉支实际上是慧心所,跟智慧有关。它的巴利文的原意有“探究”、“辨别”的意思。就是说,对我们禅修的过程,对我们禅修的所缘和用心,对我们的主观经验,它都有一个探究和辨别。

择法的前提,就是我们要熟悉教法,得到关于这个禅法的知识或者得到佛陀的教导而产生出辨别力。

因为熟悉教法,所以对我们禅修中的体验有所辨别,知道在禅修的过程中,我们的用心是不是有益的,是不是善巧的;同时,它也能辨别出来有没有出现一些无益的、不善巧的,心偏离的部分。这就是择法觉支,它是一种辨识的力量,可以对治我们的疑盖。因为有的时候在禅修的过程中,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用功对不对,正不正确?到底该怎么用功?有困扰,有疑惑。但是随着择法觉支的现起,我们的心就会获得确定感。

择法是很重要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在用斋的时候,我们会觉知吃食物的过程,那可能会标明“咀嚼、咀嚼”,感受自己在咀嚼的动作和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是放在什么地方来用功呢?如果我们的心关注的是味道好吃不好吃,对它进行评价和抓取,那实际上就会导致我们生起贪著:“这个菜很好吃,那个味道不太好”等等的贪嗔烦恼。

但是如果我们在观察吃食物的过程中,我们的心是放在了味道的生灭上,就是看到每一种味道都在流动变化、都在生起又灭去。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把心倾向于观察味道的本质——它的无常性,把心倾向于像旁观者一样的知道味道只是一种现象:好吃的味道只不过是一种乐受;不好吃的味道可能是一种苦受;还有一些味道是中性的,是舍受,不苦不乐——但是我们对好吃的保持平常心,看到它是如梦如幻的现起,如梦如幻的灭去;不好吃的,到了喉咙里也是一样的灭去,味道的本质了不可得。

如果我们能从这个角度上去觉照,那它就是善巧的、有益的,我们就会在吃食物的过程中增长我们的正念和觉观的智慧。我们的心不但不会扰动,而且会变得的更加清明。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择法觉支是非常重要的。

再比如,有的同学修习念佛法门,念这一声“阿弥陀佛”,那念佛心到底是放在了什么地方?虽然说有了念觉支,我们不会忘失自己所念的佛号,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择法觉支,很可能念得就会觉得挺枯燥的,好像只是念几个音节、几个字母,会觉得很枯燥,没有任何的趣味。但是如果我们的心倾向于佛的功德,那就会让自己体验到在念佛的当下就与诸佛的功德相应,念佛的当下就是神圣的,那它就是殊胜的所缘。这个时候我们的念佛就会变得很有力量,就非常能够摄受我们的心,容易镇伏五盖。

所以每一法在修习的过程中,安住于善所缘是前提,但是拥有择法觉支,了解善巧和不善巧、有益和无益,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择法觉支,我们安住于恰当的方式来用功,找到这样一个适宜我们心灵提升的方式。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印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