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九)

原文:自己巳岁(公元1569)发愿,直至己卯岁(公元1579),历十馀年,而三千善行始完。时方从李渐庵入关,未及回向。

历十馀年,历时十年,袁了凡自己巳岁发愿三千善行才完成。1569年袁了凡和云谷禅师两个人在一起论立命之学,袁了凡发愿行三千件善事,以求科第。袁了凡说佛前尽情发露,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袁了凡最大的一个愿是登科

我们刚才说了,袁了凡三千件善事没做完,就已经中了举人。当然,举人不是进士,举人离进士还差一个等级,但是袁了凡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我们这么理解,比如按千金、百金、十金;如果袁了凡是秀才命,袁了凡就是十金的人物,他的财富就这么多;。举人,可以认为是百金财富;进士,可以认为是千金财富,我们只是这样来类比一下。

好比你原来年薪10万,你现在要改命,让自己达到年薪千万。你是没达到年薪千万,可是你仅仅改命一年,你年薪百万了,这样不行吗?你离千万年薪还差好多呢,但年薪百万已经好得不得了了。所以袁了凡改命不是因为这三千件善事做完,而是因为做到了夭寿不二不动念

袁了凡1569年发愿三千件善事,直至己卯岁,1579年,历十馀年三千善行始完,10年的时间才把三千件善事做完,而问题是9年前袁了凡已经中举人了。

时方从李渐庵入关,未及回向,袁了凡跟随叫李渐庵的官员入关,应该是去东北了,因为一般说关就是山海关。未及回向,没有及时回向。回向,回小向大,回己向众生,回向见性。简单说,所有的功德“无我”,不是我的。而不是说我的、我的,“无我”就回向了,也就是说“无念”。“无念”,你是真回向;如果你有念,你只是到庙里做个法事、做个仪式,回向没用,假的。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