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九)

 

原文:庚辰(公元1580)南还,始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就东塔禅堂回向。遂起求子愿,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巳(公元1581),生男天启。

袁了凡的《了凡四训》里有究竟、也有不究竟的地方。就像我们说的,你做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基础上,你也可以去做狂野想象、感恩日记、白日做梦、越花越有;你也可以只做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袁了凡虽然做这些,可问题是袁了凡把云谷禅师讲的精髓做下来了,这是根本。所以你不要只盯着三千善事或者回向,那你就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回向完之后,遂起求子愿,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巳(公元1581),生男天启。三千件善事也没做完,有儿子了。袁了凡这三千件善事做了多久?从1580年到1583年,三、四年才把三千件善事做完。可是袁了凡有了“求子愿”,第二年就有了儿子。所以也不是袁了凡把三千件善事做完之后才有的儿子,袁了凡怎么会有儿子呢?是因为袁了凡一直夭寿不贰、一直修身以俟,袁了凡一直没断究竟法,一直在“不二法门”、一直在格物致知。

生个男孩天启,本名叫袁俨,袁俨也是进士。这不得了啊,刚才讲了,在古代考中进士是很难的;而且不代表你是进士,你的孩子一定是进士。所以袁了凡不但生了个儿子,而且儿子很有福报,你可以认为他很优秀,最后也是做官嘛。

这是说科举和生子,袁了凡都改了,他都有了。1569年到1581年,十三年间,袁了凡完成了举人,完成了有孩子。这个时间也不算短,但是对于袁了凡来讲,这个时间已经很短了,因为你要知道,考举人比考博士都难。

原文:余行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辄用鹅毛管,印一朱圈于历日之上。或施食贫人,或买放生命,一日有多至十馀者。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