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佛学艺术 > 正文

北宋木胎生漆夹纻罗汉坐像

北宋木胎生漆夹纻罗汉坐像

北宋木胎生漆夹纻罗汉坐像

北宋木胎生漆夹纻罗汉坐像

北宋木胎生漆夹纻罗汉坐像

佛教美术在唐宋时期存在着两种逆向发展趋势,一方面还不断有高僧西行求法,带回经象,作为真经和造像范式,另一方面则是随着佛教的中国化和三教归一相互融汇、渗透,佛教造像也越来越世俗化了。佛、菩萨造像还不能完全脱离造像仪轨,罗汉形像则有着表现上的相对自由。宋代罗汉造像面相一般比较瘦削,五官和颜面与头部骨骼、筋肉、血脉的解剖关系、细部的起伏变化都有清楚明确的交待,显示出塑造者具有很强的写实造型技巧。此类罗汉的面相属于现实生活中那种聪明、睿智、干练,又具有相当文化修养的人物类型。事实上唐宋禅僧中就有不少富于学识,能诗文,善书画,与文人学者有密切交往的高僧大德。雕塑作者通过面相的刻画,也通过人物动态,手脚的动作与面部表情的呼应、联系,达到心理刻画的深度,越过外在表像,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活动,是宋代雕塑艺术达到的新高度。

北宋木胎生漆夹纻罗汉坐像

北宋木胎生漆夹纻罗汉坐像

此尊罗汉像从面部造型来看,具有明显的宋代世俗人物的特征,面型圆润,宽额丰颐,从额头到鼻梁一般凹陷下去,呈一条明显的圆弧线,与当时现实中人物面相十分接近。造型上,对比同时期的木雕罗汉像在形态刻画上比夹纻像高出许多,木雕的减法雕刻与夹纻不同,木雕中细腻、流畅和灵活感,和饱满的气韵的把握,很难在夹纻佛像中体现,对夹纻工艺要求非常高。对比以上两尊菩萨像,夹纻罗汉像细节保留较完美,胳膊、手掌、腰肢浑圆,姿态表现得较为安静,沉稳,衣纹用简单的线条塑造。给人以独坐幽处,却冷眼观世,仍思劝渡有缘之人的感觉。似形显神达意,所塑罗汉虽无声,所显其形已动人,所执禅意却无尽,深刻的构思和高超的技术,由此可见。

(责任编辑:印月)

专题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佛欢喜日、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2018年8月23日(周四),农历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观音菩萨以大悲救度为主要的德行,但是蕴藏于大悲之后的,乃是无边的大智,所以在中国佛教界最为流行的《般若心经》,即由观世音菩萨所宣讲,所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即是最好的表现。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