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8日,著名的科学家,《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的作者霍金,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做了一个演讲,题目就是《宇宙的起源》,基础的理论就是当代自然科学理论,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弦论。
我们都知道,十九世纪末的时候,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认为物质是唯一真正的实在,所以事实上从经典物理学奠定以后,唯物论无论在东西方都占据了主流。然而,到了二十世纪的时候,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就开始揭示了物质实体观的错误。
我们都知道相对论:E(能量)=mc2 (能量=质量×光速的平方),证明质量和能量可以互相转化。比如太阳的能量用的就是核能,烧掉一点点质量,换取的是浩瀚的能量。知道原子弹的人当然都能够相信质量可以转化成能量,由于能量并非是实体,因此物质也就不能再被看做是实体,那当然就能够破掉我们的法我执,不用执著于万法万物是实有。
能量也能够转化为质量。我们想象一个人在推一辆没有任何阻力的小板车,假设没有任何阻力,只要持续地推它,速度就会越来越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质量也就会越来越大。起初好像车上堆满了木柴,然后就好像车上装满了钢铁,最后好像装了一个地球。当那辆小板车达到光速的时候,好像整个宇宙都装在它的上面了,它的质量达到无穷大了,这个时候无论你再施加多大的力量,它也不能够运动得再快一点,物质运动的极限就是接近光速了。所以物体运动接近光速的时候,不断地对物体施加的能量,但是物体速度的增加会越来越困难,那么那些施加的能量到哪去了呢?当然就是转化为质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