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举的例子:
嘉善支立之父是真心要为陷死囚的犯人平反吗?他是真心,他一定不会趁人之危,就是他的发心,就是根心,他是真的是觉得这个囚犯可怜。你以身事之,或者塞红包,他都觉得是在侮辱他。囚犯是被冤枉的,要拯救,这叫真善。如果他觉得,有机会得到这个囚犯的老婆,这个机会不要白不要,然后去帮这个囚犯,事情他一样在做、也可能他真的把这个囚犯给释放了,这是假善。也就是将来会有报应。
屠康僖宿狱中,把无辜的囚犯找出来,不是为名、不是为利、不是为领导的奖赏;如果他为这些,他不会密疏其事,他一定是堂而皇之的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他干的、让领导奖励,他不是。他真的觉得这些囚犯可怜,有些人是被冤枉的,所以他帮助这些被冤枉的人,这是真善。如果你模仿他:哦,原来这样就可以升官,也到监狱中住着,也让囚犯讲冤情,也秘密的给到堂官,等着堂官给个差事,你满心满意是为自己,是假善。你可能会得到机会,但这个假善是在造孽,你没有积福报,你的馀庆是没有的。这是真善和假善的区别。
冯琢庵的父亲救人,出于什么心?如果他是图回报,这个人将来要感恩我、可能会给我好处,是假善。他觉得这个人必须救,命都丢了半条了,救完之后这个人走了,从此不相识都无所谓,这是真善。
谢都事全活万人,是真善。他做的事情,真的不想让一个无辜者丢掉性命,这是真心实意的重视每一个生命,这是真善。
鄞人杨自惩替囚犯说情、还给囚犯吃粥,自己忍饥挨饿也不是为了博得好名声、不是让囚犯感恩自己、不是让领导赏识。他只是觉得这些人可怜,他是从心而发的,这是真善。
为善而不穷理,你认为在积福报,其实在造孽。这就是,根心为真,袭迹为假;无为为真,有为为假;利人为真,利己为假;这就是真善和假善。怎么区分是真善、假善呢?知行合一。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只要是知行合一的,一定是真善;如果不是知行合一,你在造孽。
积善之方,讲到了何谓真假。改过,事上改、理上改、心上改,核心是心上改。如果你不从心上改,效果不大。积善,也是事上和心上。做善事,是从事上来做善事、还是从心上做善事?同样的,你的善行只是事,效果不大;善行从心,这个效果就是改天换地。真假,真善和假善,真善和假善其实就是一个心,也就是书里讲的,利他就是真,利己就是假;跟心就是真,袭迹就是假;无为就是真,有为就是假。假善,不但不能给你积福报,还会让你造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