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修行实践 > 正文

在家居士应知的50条戒律,你做到了几条?(一)

第一条:寺庙内的一针一线,不得取用

若受师父馈赠物品,得捐款于功德箱内。寺庙之物不分价值,微细至纵使您在寺庙打一通电话,而不投一块钱,就足够下地狱受苦,这叫因小果大,后悔莫及!因小果大,可上升为天人,下地狱受苦!

第二条:不得摘取寺庙山上之水果

很多信徒每逢星期日常朝山入寺拜佛,甚是虔诚。但有些人,不知规矩,看到寺庙后山水果树上长满很多熟透的水果,令人垂涎三尺,情不自禁地自摘而食,而犯了偷盗寺物之罪,够下地狱之条件。

应知未得施主允准之物,皆不得取食,信徒不取回亦不言明要供养十方僧众,此物乃为原主,不得取用,凡取用皆犯盗戒也,当堕恶道矣!

第三条:入佛堂不得吸烟、嚼槟榔

常看到多人在佛堂中吸烟、嚼槟榔,实为不敬三宝行为,并污秽了佛堂清静。应知香烟之气颇毒,可使人致癌,并干扰人之情绪;嚼槟榔非但不雅观,且污染环境卫生。佛寺四周有天龙八部护法,若随地吐槟榔汁,当污秽圣地而不干净,则罪不可赦也。

进入大殿佛堂内,应赤足入,穿一般鞋子进堂,当污秽佛堂清洁,故不宜进入佛堂内为宜,免污及圣地,而惹罪衍,当得戒守之。

一口痰一把鼻涕,下地狱火烧不息。凡佛弟子持戒清静无犯者,日久身上自可发出一种如檀香般的戒香味,醇香传百里,就如佛菩萨示现显降,芳香遍满虚空,当得众生诚心供养礼拜。

第四条:进佛寺不得由中门入,当从旁门入

入寺内不踏门槛,需踌脚而入,是为礼也,子曰:“君子不入中门,行不履。”而佛寺乃法王宝殿,佛祖其位尊当过玉皇大天尊及一切天人。进入佛寺,当视为进入皇帝殿,拜见皇帝一样,得遵守寺内礼节,庄严不得随便,方免犯不敬三宝之罪。

第五条:进入佛堂内,不得高视佛面,当即低头即作礼拜,更不得溜达作观赏,东张西望。

第六条:于佛堂内不得大声谈话、喊叫、或躺、或卧、或跑跳。

在家居士应知的50条戒律,你做到了几条?

在家居士应知的50条戒律,你做到了几条?

第七条:入佛寺内勿随地吐痰或随地擤鼻涕

于佛寺四周常有众菩萨居之,天龙八部护法,环境清净无染,而人之唾液鼻涕甚为污秽,若于佛堂内随地吐痰及擤鼻涕,当污及圣地,造成空气污染,病菌传播,有害僧宝罪,当入地狱受苦。

有经为证,《僧护经》曰:“在佛地,涕唾污地,以是因缘,入地狱中,火烧受苦不息。”若欲吐痰擤鼻涕,当以卫生纸包之,投入垃圾筒内,或至洗手台吐之,以水冲洗,当不患。 

第八条:入佛堂礼佛绕佛可得五种福德

凡入佛堂,应旋即顶礼佛,或绕佛唱念佛号,佛言:当得五种福德,一、后世得端正色好;二、得好音色;三、得生天上;四、得生王侯家;五、得涅槃道。而绕佛方向,应由右而左绕行为吉也。拜佛后当即进出,切勿喧哗。

第九条:寺庙内用食,当提捐献

凡寺庙适逢菩萨辰日,举办消灾法会,都会备办素食筵席与众生结缘,或平时到寺庙用餐,皆得捐献功德金。因所食之物,皆为十方善众所捐献的,不应白吃的。

很多人有这种贪吃的通病,以为佛寺内节庆日,办素食给人吃是应该的,而不必捐钱,如此当犯偷盗食之果报。当种下地狱之根而不知,慎之!

第十条:一枝法杖倚壁,证果全失

昔印度二十五祖婆斯舍多尊者,过去世曾证得斯陀含果位,但入佛堂拜佛,大意将法杖倚壁而累世之修一刹那间化乌有,更遑论一般凡夫犯之,当堕恶道之果报是不庸置疑的!

故入佛堂拜佛之前,应将随身物、衣、帽、手提袋放于地上,而后再行顶礼拜佛,自得福德而不犯。

福报与业报就在一小动作之间,但其中这果报相差却甚巨矣!尤其千万不可将皮包、衣、帽、手饰随便放置于桌上。还有入佛堂,不可穿木屐或拖鞋,免扰清静及污染佛寺地,来生免堕入马蹄国之地。



(责任编辑:印月)

专题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佛欢喜日、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2018年8月23日(周四),农历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观音菩萨以大悲救度为主要的德行,但是蕴藏于大悲之后的,乃是无边的大智,所以在中国佛教界最为流行的《般若心经》,即由观世音菩萨所宣讲,所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即是最好的表现。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是韦驮菩萨圣诞纪念日。韦驮菩萨,又称韦驮天,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为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是佛教中护法金刚力士的代表之一。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