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修行实践 > 正文

厉害!佛门驱虫原来如此高妙

夏天各种蚊虫、蚂蚁十分活跃,我们不免受其滋扰。

面对蚊虫,古人没有“一拍了事”,而是劝诫后人说“钩帘归乳燕,穴窠出痴蝇。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意即通举手之劳,让小燕子径路回家,让乱撞的苍蝇得穴而出,给老鼠留一餐饭,免飞蛾扑火而不点灯。

在佛教里,基于“众生平等”等理念,对待任何一个生命更是慎之又慎。据《十诵律》记载,佛陀当年看到弟子房中的卧具被虫蚁啃食后,慢慢地将被褥、枕头轻轻拿起抖动,好让虫蚁散去。

近代,弘一法师在落座藤椅前也会轻微摇晃以让虫蚁撤离避免被压受伤。印光大师则任蚊虫侵扰,不予理会,仍然一心念 佛。

这种悲悯、恻隐之心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究竟长远的生命观。

    壹

不杀的背后是慈悲


三参法师讲过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有一次我洗手的时候,看到水斗里有一只小虫,我把它撩到一边。因为小虫一旦被冲到下水道,它要从阴暗的下水道爬上来,那比爬几十层楼还要难,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我们学佛的人不能麻木到因为一个生命的弱小而漠视它。就是连洗手盆内的虫,我们都要尽量找办法救它出来。那天我忽然产生这样一种思维,如果我们不去救水里的这只虫,因为我们的鲁莽,它被冲到阴暗的角落里了,我们对它的生死漠不关心,这样的人能见到观世音菩萨吗?

假设如果见到,你问观世音菩萨,我天天向您祈祷,您为什么不见我呢?或许观音菩萨会告诉我们,我就是那天洗手盆里被你冲走的那只虫。

我们要在一只虫上看到它的佛性,那只虫跟观音菩萨的佛性没有不同,进一步想它跟你有没有关系?

当我们不能珍惜每一个生命,不能在每一个生命上看到它的佛性,看到它是对我们恩深缘重的祖先的话,我们就不好意思开口去求佛菩萨。因为你要求的佛菩萨,是跟每一个卑微的生命完全平等的。

    贰

佛子如何解决蚊虫滋扰


面对蚊虫的侵扰,不杀是原则,驱赶是方便。

      我们生活中也常常会碰到蚊虫,如果他们亲近我们了,你不喜欢,你可以手挥一挥,让它们离开。或者念普庵呪驱蚊虫,尽量不要有意去伤害它们。

      现代还有很多善巧的方式,例如:一、在门前窗后摆上几盆薄荷、夜来香、米兰、玫瑰或茉莉花。二、还可以在室内的花盆里栽几株西红柿,让西红柿叶子发出的气味驱赶蚊虫。三、室内有许多蚊子的情况下,可以在室内点燃几块干桔子皮,燃烧产生的青烟会使蚊子从敞开的门窗处飞出室外。四、入睡前,可以在床旁放几盒揭开的清凉油或风油精,它们会令蚊子退避三舍。五、这些方法都不起效的话,可以直接配备蚊帐,以隔绝蚊虫。

    叁

修福的好时机

  面对蚊虫,其实也是佛弟子修福报的机会,如梦参老和尚曾开示:

(责任编辑:)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