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修行实践 > 正文

请善待你的师父,师父是替弟子背业的人,建议每个弟子都看看!

并不是每一位出家法师,都愿意广收弟子,有好多的出家人,宁可一个人清修,也不愿收受弟子。为什么呢?因为,师父每收受一位弟子,便要担待弟子的业障!

按因果律讲,同一个师门门下的弟子,关系一定要好,若有不清净、不恭敬的看法,或者有吵架、明争暗斗的行为,这是个大问题,如果有这些,那就是破戒了。

这会导致师父弘法上诸多的不顺,师父因此而要替弟子背许多的业障。

真正懂因果业力、于因果业力上有观修的师父,是不会轻易收受出家和皈依弟子的,除非有很大的弘法利生的悲愿,才会收四众弟子。有很多师父号称弟子上千,貌似弟子众多,供养也多,请问师父自己个人能吃多少?能用多少?如果弟子们不能道业增长,和合无诤,那师父得背下多少的业障啊。

所以,我们每一个做弟子的,都应当要了解做一个弟子的角色和本分。然而,承诺做一个好弟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而收弟子则是一桩更冒险的事。

请善待你的师父,师父是替弟子背业的人,建议每个弟子都看看!

请善待你的师父,师父是替弟子背业的人,建议每个弟子都看看!

师父,就是替弟子背业的人

从弘法的角度而言,师父慈悲对弟子传授了诸多道法,然而由于末法时代,弟子们因烦恼沉重或违背誓言等缘故,往往令传法师父示现诸多的不顺。

一位大德说:“作为师父,一切弟子的过错业障师父都要一起背,一起承担,师父的寿命完全掌握在弟子手中,对于不精进修行的弟子,有时候在讲经说法的时候,心都有点抖,所以我收弟子是比较谨慎的,但就这样,也还是有一部分的弟子脱离轨道。”

因师父与法界众生同体,而弟子与师父的法缘是既亲又近,师徒无二,弟子的业力自然而然就会显现于师父身上。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同门道友产生矛盾时,当弟子业障现行忤逆犯上时,师父往往会生病,而接近师父的弟子,疾病往往会自动减轻。

行善修行是回报师父的最好方法

当师父身体不适时,弟子们都会给师父祈福。其实,只要弟子们团结共处,精进修行,积德行善,行正道、证大道、实证实修,早日悟道,师父的一切自然就会好。

很多的时候,师父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摄受弟子,冒着生命危险在给弟子传法。师父为了弟子们的解脱,把他的命交到弟子手上,师父心里希望给更多的众生种下解脱的善根。

无论在哪一乘的戒律中都强调:学法切记心生疑,背后不言师之过。可是,有些当弟子的还在挑三拣四,还在每天监督师父这里好,那里不对。更有甚者,经常和其他人一起探讨师父哪里不好,哪里不对,还美其名曰:他是天上派下来专门监督师父修行的。

作为一个合格的师父,要利益众生,首先要有舍命的气魄,从出家之日起,师父的一切就都是众生的。可是,为什么有些弟子那么无情无义,那么麻木不仁,当自己有疾病、有问题找到师父时,当时还会掉下几滴鄂鱼的眼泪,可是等到师父将问题解决了,还没等到脸上的泪水风干,一切又打回原形。

如果每位弟子都能“回光返照”,检讨自己的过失,清净自心,积德行善,实证参悟,师父的弘法之路可能就不会那么艰难,师父的法体也会多一份安康!

请善待你的师父,师父是替弟子背业的人,建议每个弟子都看看!

请善待你的师父,师父是替弟子背业的人,建议每个弟子都看看!

师父的法身是法界因缘的显现

自从弟子皈依师父,就和师父绑在了一起;自从师父与弟子结上缘后,生生世世都会摄受我们。当弟子犯了错,师父示现忿怒相要求弟子忏悔时,有时弟子还硬着脖子不服气,可是弟子们哪里知道好好修行,好好忏悔,这是减轻师父一切压力最好的方式之一。

师父为了弟子的安乐,帮弟子担业障!弟子为了自己的快乐,让师父担上业障!在修行的时候,弟子们总是万分恐惧,害怕众生的业障跑到自己身上,而师父则在默默地真实地替众生承受着苦难。

师父给予弟子的是加持,而弟子给予师父却是业障。只有具德的师父,才会为了弘法利生,广收弟子,也只有具德的师父,才愿意为了弟子们道业增长,积德行善,修证解脱,付出一切,乃至生命!

请善待你的师父

请看看自己过往的业障,看看自己累劫造下的恶业,若不是遇见你的师父,你不会听闻到佛法,若不是遇见你的师父,你不会知晓因果大道,若不是遇见你的师父,你现在不知道还在哪里流浪生死?

请好好的珍惜现在的善缘,忏悔自己的业障,学会善待你的师父吧!

请尊重善待每一位出家人

僧伽住持正法,续佛慧命,为人中第一福田,至尊至贵;纵使持戒不周,德行有污,在家居士不能比,譬如金刚虽有残缺,一切众宝所不能及!

请善待你的师父,师父是替弟子背业的人,建议每个弟子都看看!

请善待你的师父,师父是替弟子背业的人,建议每个弟子都看看!

世间有几种事物不可以轻视:星星之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摧灭整个宇宙;国王的小太子  他虽然小,但动他一根手指头,后果不言而喻;龙子不可欺  为什么?蛇龙得智便兴云雨,龙子虽然小,但一样会行云布雨;

佛子不可欺  一出家,就站在了生命起跑线的前面。他和佛陀的生命连接了,所以佛子不可欺。

佛陀进入涅槃前将三宝的事业托付给了凡夫僧。他只提了一个条件——只是说“你们出家就好”。佛陀说只要这个人愿意出家,出得了家,他就能够护持三宝不灭。至于他个人不圆满怎么办?佛陀讲“我来供养他”。

佛陀传给出家人一个钵,出家人吃的是清净食。“一位罗汉一份斋,罗汉不来斋不来”,没有饿死的修行人,如果觉得这个修行人是你的负担,你可以不供养,但这个修行人一定饿不死。

皈依三宝的弟子要有正知正见,这是什么意思?出家人有他们的规则,出家人会去管出家人,在家人不要管,你管不好把自己也陷进去了。你亲近出家人,叫做亲近三宝。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佛陀尊重每个人的自由。但是一个人想增长自己的福德,不供养出家人,就很难得到。为什么?因为出家人与三宝相通,用现在的话来说,他的一生在为公共事业做奉献,所从事的因缘不同,所以感召的果不同。出家人如何让世间人生福、生善、生慧呢?因为袈裟的缘故。这身袈裟是佛陀亲自加持过的,众生看到袈裟,就会得到很多福利,得到佛陀的祝福。是佛陀在祝福他,并不是这个袈裟。

我们看到现在网络上很多文章对出家人真的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因为社会上的人不了解,以讹传讹,特别随性。这点不对,最起码要懂得一点点如理的思维。末法时期,很多人对这些基本的东西都不懂。特别是皈依后成为佛弟子,皈依了还不知道所归是何,还这样随意、随性看出家人过失,你们在三宝门中福没有求来,却求到了祸。

所谓的僧宝是一个僧团集体的运作,独木不成林,佛教的存在并不是哪一个出家人的功劳,而是所有出家人的功劳。不仅仅是佛教徒,而是所有人都不应该这样太感性。由于人类有很多社会的丑陋现象,大众也是置身其中没有办法,所以他对三宝寄予的愿望非常真切,希望一切皆如他所想,这是不现实的。

从现实来讲,每个人都在真实地活着,都很不容易。大家不明白出家人的不容易,所以把出家人看成圣人,看成不食烟火的人,这都偏离了中道,就会有一些过激的看法。有些甚至有点莫名其妙,比如看见出家人拿手机、坐汽车都要说一说,在这个时代离开这些行吗?如果还待在深山老林里面,怎么样去弘法呢?不要说弘法了,要怎么样去做人呢?中国人有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的想法不能太偏颇。

有些人可能自身福报不具足,觉得出家人比他的福报还要大。他不明白,出家人本来就比任何人福报都大,他福报不大能出得了家吗?他吃十方供养,为十方带福带财,没有一点福报,几天就折腾没了,命就保不住了。所以你个人没福报,不代表出家人就应该比你没福报。出家人愿意苦修,但并不代表他就是穷苦之人,应该显穷苦之相。出家人上陪帝王,下陪乞丐,你光看到他陪帝王那一会儿了,没看到他在陪乞丐。出家人的教育就一句话来总结:欲从千人头上过,先从万人足下行。

在佛法当中,大家多见一些世面,以后再见到什么现象就不会生邪见。有些人就会问:“是不是见到所有的出家人,我们都要恭敬呢?”恭敬是一种礼节,我们不是恭敬哪一个人,而是恭敬三宝。你看到的出家人不代表个人,而是三宝,这样去作意,就不会觉得给一个出家人顶礼有失身份;对于有智慧的人来说,他是不会有这样的怀疑的。古代受儒家的影响,帝王都会礼拜出家人,而不管帝王拜不拜,出家人是不会拜帝王的。这是佛陀的面子大,不是出家人面子大。所以对于有智慧的帝王来讲,他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请善待你的师父,师父是替弟子背业的人,建议每个弟子都看看!

请善待你的师父,师父是替弟子背业的人,建议每个弟子都看看!

有一次,唐太宗问玄奘大师:“我想供僧,但听说许多僧人无有修行,应当如何?”

大师开示说:“昆山有玉,但是混杂泥沙,丽水产金,岂能没有瓦砾?土木雕成的罗汉,敬奉就能培福,铜铁铸成的佛像,毁坏则会造罪,泥龙虽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须祈祷泥龙,凡僧随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须恭敬凡僧。”

唐太宗听后恍然大悟说,我从今以后即使见到小沙弥,也应如同见佛一般。

僧伽住持正法,续佛慧命,为人中第一福田,至尊至贵;纵使持戒不周,德行有污,在家居士不能比,譬如金刚虽有残缺,一切众宝所不能及!在家居士务须深信佛语,相信僧宝是人中福田,而竭尽谦恭低让,委曲将护之能事。

纵然这个时代出家人有些问题,但是佛弟子要明白一个原则,好不好是他个人的事,我们恭敬他是自己受益。好的僧人,你就去跟他修行、学习,不好的,你就可以远离,但不能诽谤。这就叫做中道,也是一种智慧。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你想学习就要去学校,但学校里不是每一位老师的专业、人格和语言都很圆满,没有那样的学校。要懂得相处之道,你是去学知识的,老师教得好你就好好学,教得不好可以自学。人要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

我们一定要懂得在生活中修行,但是我们要有原则,我们皈依三宝是为了什么?寻求智慧,不是寻求宗教。

《地藏十轮经》说,如果在末法时代,众生都看不到佛了,突然有个人发疯,把头发剃掉,穿起出家人的衣服,在街上走一圈。你说这个人功德大不大?佛说,大到不可思议。为什么?出家人的形象,就是解脱者的形象。在家居士,不代表三宝,不代表解脱的形象。

在家人千万不能有傲慢心,觉得自己懂得多,或者善事做得多,社会地位也高,看到出家人似乎不如他,就起了傲慢心。这个是不应该的,学佛是求解脱,不是求成就多。僧人穿起这个衣服,代表的就是三宝。就是我们恭敬的对象。在家居士护持三宝,哪怕整个庙是你盖的,给出家人住,你仍然要恭敬三宝。

有的人说,那我供养了出家人,出家人是靠我养。这个观念就特错了,出家人的福报,是释迦佛给的。释迦佛用一毫毛的功德,就足够让天下所有出家人吃饱住好了。反倒是,在家人要明白,福报是出家人给的。

供养三宝,是三宝给我们福报,花钱盖庙建佛像,是自己给自己培养福报。是出家人对在家人有恩,要明白这一点。

所以下次,你供养三宝,要说:“感恩三宝,感恩师父给我培福的机会”。居士要有这样想。如果到边地下贱的地方,连佛像佛庙,乃至出家人都没有。要怎么培三宝的福田啊。所以能见到出家人,给我们结缘,要感恩出家师父。

不论大庙小庙,做一个出家人不容易,修行上的艰辛,汗水和泪水只能自己悄悄的擦,面对大众还要展现慈悲的笑容。

他们不想为了商业化去学管理;不想为了搞经忏去学叮铃铛;不想为了建寺院去学农民工;不想为了吸引信徒去学琴棋书画;不想为了跑手续去学政府办事流程......

但是,必须去学,因为一个寺院的出家人就必须是千手观音。

大众慈悲,擦亮眼睛,将心比心。

随喜住持一方的诸位大德,赞叹所有的出家僧人,为了众生得离苦,为了如来家业,每个出家僧人都在付出着。

多看看他们的优点。多传递一些正能量。有了僧宝,才有正法。

为了正法久住!请尊敬每一位师父!

世间若无僧宝,大地皆是沉沦!常怀感恩的心,感恩每一位出家人!南无阿弥陀佛......

(责任编辑:印月)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