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指斋堂,是吃饭用斋的地方。“过堂”,就是佛门中的“吃饭”。随众过堂,就是集体用餐。
过堂,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午斋两次过堂,是将进食视为一种自利利他的修行方式。在僧团共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佛教思想和礼仪的统一。
所谓二时过堂,食存五观。早晨、中午到“五观堂”或“斋堂”用食。那“五观”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五观
为什么要称五观堂呢?因为出家人在吃饭的时候,要作五种观想: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面对所接受的供养,要想想摆在眼前是多么的不容易。有士农工商的各种艰辛、甚至夹杂着许多伤害和无奈。还有制做饮食的劳苦等等……通过思量可以知道它的来处实在是不简单。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反观自己的德业修行还没断除烦恼习气、也还不能停止非理恶行,根本没办法成为大众的真实福田。坐享其成实在是非常的惭愧……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时刻保持着正知正念观察自己,谨慎防护起心动念、远离贪嗔痴等过失。对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贪念,中味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瞋心。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以修行的方式对待饮食,在制心一处中三业清净,庄严利他。将所受的食物,当作疗养身心疾病的良药。
五、为成道业,故受此食
为了成就灭苦的解脱之道;或者说为了成就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无上佛道,我应当接受眼前的这份饮食。
以上便是通过五种观想而发起以菩提心摄持的自利利他之修行……虽然仅是大众寻常的两餐饭,但是内行五观、外策三业,远离贪嗔、摄受大众。能令见闻者、供养者同生欢喜心,共趣菩提果。
来源:五台山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