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梵音 视频

风雨同舟 | 南昌起义部队翠竹山整军

江西省佛教协会 2025-08-01 12:30:42


致敬最可爱的人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孕育了丰富的红色文化,也有着深厚的宗教爱国传统。《风雨同舟路——江西宗教界红色故事》一书较为全面的记录了红军时期跟解放战争时期我省宗教界爱国人士与党同心同德、共济艰难的感人事迹,展现了我省宗教界人士深厚的爱国情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继续弘扬爱党爱国爱教的精神,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值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8周年纪念日,本期内容分享的是:1927年10月,朱德同志率领南昌起义军在翠竹山整军的故事。

以下为原文:


文字来源 | 中共安远县委统战部

安远县天心人民政府




南昌起义部队翠竹山整军



翠竹山佛堂

三河坝战役后,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穿越粤闽边界,向湘赣边“穿山西进”。1927年10月21日下午,部队到达安远县天心圩(现安远县天心镇大玢村),指挥部就设在天心圩翠竹山佛堂。翠竹山峰峦重叠,因翠竹满山,故而得名。翠竹山佛堂始建于1915年,建有三间土木房屋。

当时,由于起义部队接连受挫,不少官兵思想动摇,偷偷离队,团以上干部只剩下3人。情况紧急,当晚,朱德就叫人通知陈毅到翠竹山佛堂商量下一步的计划。

朱德和陈毅是四川老乡,二人并肩作战,配合默契,对彼此的人品和思想情操更是敬佩有加。见到匆匆赶来的陈毅,朱德赶紧递去一碗水,陈毅接过水,咕噜咕噜一口气喝了个精光,然后用手抹了一下嘴巴说:“现在麻烦大咯!”朱德说:“要想尽一切办法稳定大家的情绪,不然就会前功尽弃。”

可是怎样才能稳定大家的情绪呢?两个人思来想去也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来。

这时,一个小沙弥跑过来,满院子捉一只老母鸡,闹得鸡飞狗跳,陈毅见状问小沙弥:“你捉它做啥子哟?”小沙弥回答:“捉它去孵蛋。”一旁的住持开口了:“我说了你就是不听,鸡婆不孵蛋,拗断脚骨也不孵,这个要人家愿意。”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住持的这番话让朱德豁然开朗。他向陈毅提出,自愿革命才能团结一心,要向官兵宣布,愿意留下的继续革命,不愿意留下的发路费可以离开。这个想法得到了陈毅的赞同。

暮色四合,天色已晚,勤务兵给朱德和陈毅端来了两碗糙米饭,陈毅连忙问:“哪来的糙米?”朱德说:“这个佛堂的住持主动借了300斤大米给我们,我给他打了借条。”

朱德边吃边说,另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是指挥权的问题。这支队伍由第九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军三个部分组成,各军军官思想不统一,统一指挥才能打胜仗,要确立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选出一个最高指挥官。听到这儿,陈毅立即说:“就由你来指挥吧,第十一军的工作由我和王尔琢来做,第二十军的工作叫粟裕来做。”在随后召开的主要负责人会议上,王尔琢建议部队由朱德统一指挥。王尔琢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朱德临危受命。

10月22日傍晚,部队在天心圩河滩边的榕树下召开了整军大会,朱德提出的“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和“革命必须自愿”两条纲领,让军心得以稳定。

会后,留下的800多人被改编为一个纵队,朱德任司令员,陈毅任政治指导员,王尔琢任参谋长。

经过整顿,部队重新焕发了生机。1928年4月,部队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军在井冈山会师,成为红军的战斗力核心,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征程。

如今,翠竹山佛堂的朱德故居成为红色教育基地,翠竹山佛堂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来源:书籍《风雨同舟路——江西宗教界红色故事》—

  责任编辑:勉淳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