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学常识 >

你有被“鸟笼效应”套路吗?

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了:“你就别费劲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

从此以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几乎都会无一例外地问:“教授,你养的鸟呢?”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我就没有养过鸟。”然而,这种回答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

久而久之,卡尔森不胜其烦,无奈只好买了一只鸟。他被詹姆斯的“鸟笼”套路了,原来“不养鸟”的自我意识消失。因为别人送了一只鸟笼,所以养了一只鸟,这就是鸟笼效应。

经济学家解释说,在鸟笼效应里,卡尔森只是厌烦每次要解释鸟笼,而买一只鸟显然能更快地解决问题。即使没有人来问,或者不需要加以解释,“鸟笼效应”也会给人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使其主动买一只鸟与笼子配套。

“鸟笼效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人们在偶然获得一件物品后,会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无用的东西。那为什么会产生鸟笼效应呢?人们为什么不愿意丢掉那个鸟笼?又为什么会继续添加与之相关的东西?

我们不愿意丢掉鸟笼,大多时候是因为鸟笼有价值,丢掉会让人产生不舍或者浪费的心理,所以会选择留下鸟笼。这其实就是贪心惹的祸,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就适合,不适合的东西,我们应该学会丢掉。

那么,留下了鸟笼之后,我为什么要添加相关东西呢?有鸟笼就应该有鸟,如果没有,就只有两种情况:要么就是鸟跑了,要么就是鸟死了。如果主人说从来就没养过鸟,大多数人都会不信,这是很多人的惯性思维。

有时候,即使你本人没有惯性思维,对事物的用途有清醒认识,但如果身边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逻辑,你就会成为那个异类。重重不理解的眼光就会给你带来心理压力,最终迫使你按照大家的思维惯性去采取行动,这也是鸟笼效应可怕所在。

惯性,是一个力学名词,指的是物体抗拒改变其运动状态的特性。惯性思维也称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方式、模式。

人类为什么容易产生惯性思维,还容易被传染和套路?因为人脑的“一层潜在思维”只能处理静止不变的信息或单变量匀速变化的信息,“二层知晓思维”及以上层才可以处理其他信息。然而多数人在思考大部分问题时,都是使用一层思维,所以就表现为“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将信息处理为固定的或单变量匀速变化的,即惯性思维”。

惯性思维也可以叫程序,正是这些程序决定了我们大部分行为思考和情绪。这些被我们默认允许的下意识惯性,在生活中对我们造成点点滴滴的影响,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生状态。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