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学常识 >

我们误解了佛法之:我们一直在误解“分别心”…

当然我们可能会说,我们还达不到那种境界,所以暂时一定的分别心是必要的;只是,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我们是否在为自己设定的分别心来寻找貌似合理的理由呢?;同时,我们有没有时刻保持那种出离和觉知,知道自己当下所做的这一切其实自己的妄念、分别和执著,甚至是某种做作和荒诞;而到最后,正如所有加诸己身的东西最后都要从自己身上剥离、祛除一样;我们有一个分别心,将来就需要去突破和消除,我们需要“别别对治”,而后才可以“别别解脱”。

而一旦我们没有保持那种正念和警觉,往往越陷越深,最后如大象陷泥一样难以挣脱和出离,自食其果,自己戕害了自己。

(二)每天在任何一件小事上实际对治一下分别心

我们知道“分别心”是不对的,但是关键还是要在实践中对治,试着每天在某件小事上深观、对治一下自己的种种分别心,将所学真正落地。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每一次对境都是我们修行的契机,都是化为菩提的时刻。

这一方面需要我们调动所有正念和觉察,对自己所分别的种种人事物进行深度的观修,了知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假象、都是梦幻泡影、都是自己的分别念所致、都是自己的我执我见、都是自己的遍计所执、了知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的分别,执著于相,则终究无法得见如来;然后在保持正念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去消除、化解先前的分别心——比如通过逆向思维、全然思维、禅定思维……我们可以应用自己觉得受用的任何一种方法,只要能产生实际的效力。

尤其是对于人的“分别心”,我们需要了知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因缘甚深的,他们都是我们的多生累劫的六亲眷属,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一尊佛,在究竟层面上和诸佛菩萨无二无别;同时,无论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甚至每个物体,都是我们修行的契机,试着把每一次的分别转化为一次深度的观修。

最近时常观想佛陀,每每想起他的言行举止、行住坐卧,即使他在路上遇到一个乞丐,一个古印度的低种姓的人士,他也没有任何的分别,他都一视同仁,因为证得了宇宙人生的实相,他了知所有的缘起因缘和究竟本质,故而能够“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我们虽然无法实证,但同样可以进行这样的临摹,试着在一件件小事上去应对,试着将你自己不喜欢的师兄,直接观想成自己的师父、上师,甚至佛陀——然后进行下一步的起心动念和言行举止——通常我们不会和上师针锋相对、河东狮吼、金刚怒目吧?

(责任编辑:)

专题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佛欢喜日、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2018年8月23日(周四),农历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观音菩萨以大悲救度为主要的德行,但是蕴藏于大悲之后的,乃是无边的大智,所以在中国佛教界最为流行的《般若心经》,即由观世音菩萨所宣讲,所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即是最好的表现。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是韦驮菩萨圣诞纪念日。韦驮菩萨,又称韦驮天,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为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是佛教中护法金刚力士的代表之一。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