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的“劫”,来源于梵语Kalap,其实是古印度的一个时间单位。在佛经中,讲述的一些典故,其时间跨度超乎了普通人的认知,无法用年月日来表示,所以就用了“劫”这个时间单位。
一劫到底多长时间
那么,“劫”到底有多漫长呢?佛经中的“劫”,又有小劫、中劫和大劫之分,计算方式也比较复杂。
例如小劫,从人类平均八万岁的寿命起,每一百年平均减少一岁,减至人类平均寿命仅有十岁,这个时期称为减劫;再从平均寿命十岁开始,每一百年增加一岁,又增加到平均八万岁,称为增劫。《大智度论》里说,如此一减一增总的时间长度,称为一小劫。
此外,还有一些“劫”,漫长到已经无法计算清楚,只能用譬喻来做说明。例如,释迦牟尼佛讲过“芥子劫”:在一个方圆40里的城池内,全部堆放着芥子,天人每一百年从这里取走一粒芥子,直到拿完这座城里所有的芥子为止,这期间所经历的漫长时间就是一个“芥子劫”。
成住坏空四劫谁也躲不开
释迦牟尼佛证悟到,这个世界是由诸多因缘聚合而成,这就是“缘起论”。既然因缘有聚合,那么就有消散,《阿含经》云:“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佛经中是这样表述的,包括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任何一个世界(以及事物),都会经历生成、稳定、毁坏、消亡这四个阶段的必然规律,在佛教中被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成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