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资讯报道 > 人物聚焦 > 正文

明影法师:生活禅的修行要点(二)菩萨的心态

一个人对般若智慧掌握的真实程度并不容易测试,菩提心成熟的程度也很难判定,因为这是看不见的心灵境界。但一个人的心意是否柔软,还是比较容易感知的。所以,我们可以把心态是否柔软、烦恼是否淡薄,作为修行的一个检验标准。


有法师跟我讲,师父你讲了这么多课,要不出几道题考考我们吧!我说不必考了,看看自己有没有烦恼就知道了。还用考试吗?我们每天都在生活的大冶红炉中,自己炼,自己考,自己给自己打分。


“质直”也指长久稳定的菩提心。看自己是不是能够永远坚守道心,二十年这样发心,三十年这样发心,终身坚持,矢志不渝,古人讲“万年一念,一念万年”,这就是“质直”。不是今天发心,明天有烦恼就退心了;今天有信心,明天没信心了;今天还要“众生无边誓愿度”,明天看众生都是魔,简直太难度了,干脆自己躲起来吧!这些都不是质直。“质直”就是孜孜以求,永不变心。我们现在常讲“不忘初心”,“质直”就是永远不忘初心,永远是初发心状态,而且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稳定。


如果用孔子的话来说,那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一句可以看作儒家“质直”精神的体现。孔子所谓“仁”即是菩提心的一部分,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禅定法门高度一致。他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则是指儒家菩提心的“柔软”特质。其实,把“质直”、“柔软”理解了之后,可以用它做为标准去体悟一切先贤的智慧境界,目的是自我考验,自我反省,并在生活当中反复练习和落实。

《法华经》云:“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这几句非常重要,彰显了“质直”与“柔软”更丰富的内涵。


什么叫“大慈悲为室”呢?就像我们所在的临湖轩,这是我们的房子,我们的生命也如同一座房子,这座房子里充满慈悲心——对一切人,无论是高于我们的、低于我们的,无论是年老的还是年幼的,我们都要平等对待,都要给予尊重、照顾和支持,完全是利他的、温暖的关怀。布施、给予,慈悲心随时体现,处处充满,这就是“大慈悲为室”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这也可以说是“质直”的内涵。


(责任编辑:)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