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命以什么为衣服呢?“柔和忍辱衣”。是不是我们天天想着利益他人,别人就会尊重我们、关心我们、爱护我们,不会伤害我们呢?不是的。只要对方有烦恼,只要我们在他身上存有恶业种子,我们就有可能吃亏、受委屈、受伤害。这时怎么办呢?以柔和忍辱的心态面对并接受,“柔软”的修习就在其中。
一切都接受,这可以作为我们成就自己菩提心的机会,也是六度法门中忍辱度的修行机会。祖师讲:“不因讪谤起冤亲,何表无生慈忍力。”如果没有人给我们委屈,怎么能成就我们的忍辱行呢?怎么来检验我们的修行状态呢?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呢?此时的心是什么状态?“诸法空为座”。破除一切我法二执,心与空相应,这就是菩萨的境界,这就是大慈悲和利他行的智慧基础。所以面对伤害,一要着“柔和忍辱衣”,一要以“诸法空为座”,内心没有对立,没有伤害,没有执着。不是说今天受了委屈,过几天因为一件小事触发情绪,脾气更大,这不是真实的忍辱。这种“忍辱”有内在的伤害,因为它与空不相应。
由修布施、修利他行,再进一步修忍辱,这是我们进入这座佛法人生的殿堂时,必须要修好的基本功,进而坐到法座上才能修般若智慧,体证空性。
大慈悲与柔和忍辱是菩萨人格的重要内涵,诸法空则是般若正见的树立。
“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这几句法语很好用,大家可以记下来,作为口诀在生活当中运用。
◎ 据2022年5月30日,明影法师于药山寺竹林禅院生活会开示整理,题目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