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村乡村运营职业经理人、农创客金靖讲述了昔日“水牛角村”的华丽转身——如今,这里聚集了271名农创客、73家创客业态,2024年全村总销售额超7000万元,游客量突破百万,村集体收入跃升至464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6.6万元。
这些年,浙江全域打造诗画浙江和美乡村,深入实施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推进“五整治一提高”“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专项行动,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一村一幅画、一县一风光”成为浙江的独特景象。
良好生态蕴含的经济价值,正在源源不断地创造综合效益。
7月16日,丽水市松阳县竹源乡横岗村村集体和松阳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下合同,横岗村全村整体的生态资产打包“卖”出938万元,这也是全国首单传统村落特种生态资产权益交易。
立足山区海岛县资源禀赋,浙江率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布全国首部省级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标准,推出“生态信用贷”“取水贷”等绿色金融产品,积极推进竹林碳汇交易、海洋蓝碳交易等试点。山水林田有了标定价格,零散生态资源还能聚合、打包,实现点“绿”成金。
此外,多项机制支撑了“环境有价”理念的推广——浙江率先探索全省域及跨省域生态补偿机制,深化绿色发展财政奖补、多元化投融资等,因地制宜推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累计入库项目50个,带动投资约1400亿。
截至目前,浙江创成4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14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位居全国第一。20年来,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45缩小至1.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全国各省区首位,美丽经济成为城乡均衡发展的强劲引擎。
锻造绿色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浙江持续推动“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