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有座黄蘖山,因当年生长黄蘖树而得名。
黃檗山上黄檗树,风自来去树自长,没想到,一位僧人的到来,引发了一座寺的诞生,进而鼓荡起在佛教界影响深广的千年禅风。
这位僧人,就是得法于曹溪的正干禅师。后来他从曹溪返归,经过这里,见山中多黄檗,顿然想起师父临别时的四字真言:“遇苦即止”。黄檗性苦,为清热解毒之良药。师父所说的修行宝地,应该就在这里呀。于是,他放下行囊,结茅于此。遗留至今的那口唐代古井,似在无声地述说他当年汲水煮泉、开山建寺的历历往事。
关于黄檗树的分布地区,相关植物词典是这样记载的:原产于我国华北、东北和日本。在南方的临海之地,当年居然会出现成片的黄檗林,也算是难得之缘。这样的黄檗林又恰逢“遇苦即止”的禅师,可谓缘上加缘。因缘际会的黄檗寺,似乎注定要起风生云,播雨洒露。正所谓:黄檗寻常苦口,舌翻四海汪洋。
“气貌奇特,迥异常儿”的希运禅师,当年就是在这里出家的。此后,他游学江西,嗣法于百丈怀海,并在宜丰的鹫峰山筑寺弘法。因酷爱黄檗山,他把鹫峰山也改名为黄檗山。其说法语录《传心要法》,被奉为禅宗发展史上的经典,他创立的黄檗禅法,独树于唐代禅林。其弟子临济义玄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于河北临济寺创立临济宗。一派宗风,流布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