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教故事 >

太虚大师常住灵隐寺的一年

之后数年,太虚大师为弘法利生奔波于各地,累计有五六年的时间并未到过杭州。

1927年7月,太虚大师再次来到杭州灵隐寺,因为方丈慧明法师和已任灵隐监院的却非法师“深留久住”,遂于寺中休夏。而这一留,就住了近一年之久。在此期间,除短暂前往上海、厦门处理事务,太虚大师多数时间都住在灵隐,直到1928年春末。

太虚法师在灵隐病中(1928)

也正是从这时开示,太虚大师多了一个“灵隐寺座元”的身份,成为他与这座道场殊胜法缘的象征。本文将结合大师《自传》和《年谱》的相关记载,从三个方面来向各位读者介绍太虚大师留住灵隐的这一年时光。

一 潜心著述

在灵隐寺休养期间,太虚大师虽然外出不多,却也并未休息,而是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写作上。他先后完成了《佛法救世主义》、《现实主义》、《自由史观》、《告徒众书》、《大乘宗地引论》、《对于中国佛教革命僧的训词》等多部著作。

《真现实论》

其中体量最庞大、内涵最丰富、影响最深远,也最能体现太虚大师独到佛教思想精髓的,当属写作于1927年10月的《现实主义》。这是大师依据佛法原理反驳儒家对佛教“消极避世”的偏见,同时回应自五四以来已在学术界占主流地位的实证主义、现实主义等西方思潮,强调唯佛法乃真现实的一部巨著,后被编为《真现实论宗依论》。

太虚大师认为其他宗教、哲学等学说皆不足以称为现实主义,唯有佛法“法尔如是,亦曰本来面目,亦曰真如”才是真正的现实,也唯有了悟“缘起性空”这一宇宙真相才算是明真现实:

宗教执唯神故;哲学与科学,执唯我或唯物故;实验主义或实际主义,实用主义、又现实主义、实证主义,似为现实主义,然未脱唯我或唯物之执;孔家哲学似为现实主义,然未穷现实之量而犹有拘局;故佛陀为无主义主义之现实主义者。而现实主义,虽镜涵万流,含容一切,要非佛陀不足以正其名也。以简别世俗现实主义,故名曰《真现实论》。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