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这些分析,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太虚大师对面对高度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学术思想时诠释与解答的技巧,更彰显出他的佛法见地之高超、理论应用之自如。
在系统阐述个人思想的同时,休养期间的太虚大师也积极评述时人著作,回应社会关切,发表了《与竟无居士论作师》、《生活与生死》、《论掌珍论之有为空量》、《再论唯识与法相》等文章,与其他佛教学者进行义理上的讨论。
除此之外,太虚大师也有一些对世间学说的评论,如《评郭沫若论文化》、《评(迈格文)佛家哲学通论》、《说四度以上的事》、《论(韦尔斯)世界史纲》、《评(渡边秀方)中国学术史概论》、《东方杂志短评四则》、《评胡适戴震哲学》、《克鲁泡特金的人生善行学》等。这些文章也从侧面证明了太虚大师长期以来对世间哲学、社会学思潮的高度关注。
二 接待来访
灵隐寺不仅是太虚大师休养著述的绝佳处所,也为他接待来访客人提供了便利。
根据《海潮音》月刊中的照片和太虚大师相关诗作的记载,目前已知的曾拜访太虚大师于灵隐寺的政要有陈铭枢(《海潮音》1927年第八期)、陈训正(《海潮音》1927年第十一、十二期合刊)、戴季陶(《海潮音》1929年第八期)何键(《海潮音》1929年第十期)等。此外,前往灵隐相访的还有学者黄忏华、程演生、赵寿人(1928年春)等,外国人霍金博士(《海潮音》1932年第七期)、挪威信义会艾香德牧师及之江大学费佩德校长(1930年五月)等。
《海潮音》月刊
1928年春天,太虚大师在灵隐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不久前刚刚恢复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务的蒋介石。在前一年(1927)的八月间,蒋介石因各方压力,被迫下野,从上海回到老家奉化。九月,他电邀太虚大师往游奉化雪窦寺,大师遂在灵隐寺监院却非法师的陪同下前往。抵达雪窦后,大师与蒋氏长谈竟日,同游千丈岩。次日恰逢中秋,大师寓居溪口文昌阁,相与赏月,并为蒋氏夫妇(经国之母)略说《心经》大意。大师即景赋诗,有“千古相知有明月,一生难忘是中秋”句。
1927年十月,蒋介石出访日本,会见了日本首相并获得支持,年底回国后又与宋美龄结婚,与宋子文、孔祥熙等大资产阶级联姻,势力豁然强大,迅速在次年(1928)元旦后重新当上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蒋介石在杭州灵隐寺与佛教领袖太虚大师、灵隐寺监院却非法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