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教故事 >

弘一大师与印光大师

民国七年农历七月十三日(1918年8月19日),大势至菩萨圣诞日这天,名噪一时的文艺大师李叔同先生“突然”于虎跑寺剃度出家,成为弘一法师。

整个文艺界一时哗然。

李叔同是谁?

他是那个时代难得一遇的天才——无论在国学诗画、金石书法,还是西洋音乐、美术、话剧等领域,都拥有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造诣。

所以,这样的顶尖人物“出家”,这件事,足以登上热搜头条。

说来也巧,就在弘一大师出家前不久,这年春天,在佛教界也突然响起一个名字——“印光法师”。原来,有位叫徐蔚如的居士因“无意”中读到了一位默默无闻的常惭僧人对学佛人的信函开示,独具慧眼视为珍宝,遂竭力搜集,得若干篇,集为《印光法师信稿》刻印流通。而这,也一下子在佛教界产生了热烈反响。

有些相遇,是因缘注定,水到渠成的。

第二年秋天,正当徐蔚如居士等人忙着将后续收集到的印光大师书信刻印为《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将之前所刻称为《印光法师文钞初编》,两编合刊流通,在征求名人题词的过程中,精于书法又刚出家的弘一大师,就自然成为其中一位受请者。

于是,就以《文钞》为殊胜法缘,新出家的弘一大师与刚闻名于教内的印光大师结缘了。

民国九年三月,弘一大师为《文钞》题词赞曰:

“是阿伽陀,以疗群疚。契理契机,十方宏覆。普愿见闻,欢喜信受。联华萼于西池,等无量之光寿。”“老人之文,如日月历天,普烛群品。”

在题词中,弘一大师对印光大师表达了崇仰、敬顺之意。自此,他开始向这位净土宗导师请教,把印光大师作为学习效法的对象。

频频请教修行事宜

众所周知,弘一大师是以精研南山律宗著称,以身作则行头陀行,亦以弘扬律宗为己任,也被后世视为律宗高僧。

但事实上,据弘一大师讲,自己“以华严为境,以四分律为行,以净土为果”,临终瑞相亦表明确是往生西方。

大师一生虽广涉经律教,但也始终重视念佛。曾于1920年农历七月十三日闭关念佛。入关前,写信向印光大师请教。

从《文钞•复弘一大师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光大师的开示:

“接手书,知发大菩提心,誓证念佛三昧。刻期掩关,以祈遂此大愿。光阅之不胜欢喜。所谓最后训言,光何敢当。然可不尽我之愚诚以奉之乎。虽固知座下用此种络索不著,而朋友往还,贫富各尽其分,则智愚何独不然。但尽愚诚即已,不计人之用得着与否耳。窃谓座下此心,实属不可思议。然于关中用功,当以专精不二为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议感通。于未一之前,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后,定有感通,感通则心更精一。所谓明镜当台,遇形斯映,纭纭自彼,与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是修道第一大障。况以躁妄格外企望,或致起诸魔事,破坏净心。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敢为座下陈之。”

印光大师在随喜弘一大师发勇猛心的同时,也坦诚劝诫弘一大师切勿以躁妄心求感通,还是要在专一其心、“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上下功夫,功夫到家,则自然感通。

印光大师写给弘一法师的信

1234...全文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