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教故事 >

弘一大师与印光大师

民国十四年夏历五月,弘一大师前往普陀山拜见了印光大师,并在法雨寺与印光大师共住七日,得以亲沐印祖道范,瞻仰盛德。

对这段经历,据弘一大师晚年(1941年)于泉州檀林福林寺念佛期讲“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回忆:

“余于民国十三年(按:应为民国十四年)曾到普陀山,其时师年六十四岁,余见师一人独居,事事躬自操作,别无侍者等为之帮助。”“余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至夕,皆在师房内观察师一切行为。师每日晨食仅粥一大碗,无菜。师自云:‘初至普陀时,晨时有咸菜,因北方人吃不惯,故改为仅食白粥,已三十余年矣。’食毕,以舌舐碗,至极净为止。复以开水注入碗中,涤荡其余汁,即以之漱口,旋即咽下,唯恐轻弃残余之饭粒也。至午食时,饭一碗,大众菜一碗。师食之,饭菜皆尽。先以舌舐碗,又注入开水涤荡以漱口,与晨食无异。师自行如是,而劝人亦极严厉。见有客人食后,碗内剩饭粒者,必大呵曰;‘汝有多么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

将此经历与弘一大师平生惜福之情态相结合,想必其中也不免深受印光大师之影响吧。

电影《一轮明月》剧照

弘一大师总结印光大师的盛德说,印光大师的盛德实在太多了,许多都是我们一般人力不能及的,却也有四件,无论任何人,都值得学习:一习劳,二惜福,三注重因果,四专心念佛。

弘一大师另一次于上海太平寺参礼印光大师的情形,在名家叶圣陶以旁观者的视角所记录的《两法师》一文中,生动如斯:

“寺役去通报时,弘一法师从包袱里取出一件大袖的僧衣来,恭而敬之地穿上身,眉宇间异样地静穆。我是欢喜四处看望的,见寺役走进去的沿街的那个房间里,有个躯体硕大的和尚刚洗了脸,背部略微佝着,我想这一定就是了。果然,弘一法师头一个跨进去时,就对这位和尚屈膝拜伏,动作严谨且安详。我心里肃然,有些人以为弘一法师该是和尚里的浪漫派,看见这样可知完全不对。”

“弘一法师与印光法师并肩而坐,正是绝好的对比,一个是水样的秀美,飘逸;一个是山样的浑朴,凝重。”

辞别时,弘一大师“又屈膝拜伏”。

电影《一轮明月》剧照

以净土为归,力弘《文钞》

弘一大师虽振兴南山律宗,却以净土为归,并随分随力弘扬《文钞》。曾为学人选定读《文钞》的次序,从其书信中亦多见劝人读《文钞》之语:

《致杨白民居士书》中云:“念佛法门,最为切要。幸以是自利利他。《印光法师文钞》,宜熟览玩味,自知其下手处也(书札类可先阅)。”

在致崔海翔书中云:“并寄上《印光法师文钞》一部,希于暇时披览。于目录中,以朱圈记之。凡应阅者,作套圈,以事务多忙之人为合宜。其次阅者作单圈。其深文奥义或可以后阅者,则不记。”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