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忽然,苏东坡问了一个问题,“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佛印禅师:“念观世音菩萨。
2025-10-24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滞留宁波七塔寺。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来拜访。他看到弘一法师吃饭时,只有一道咸菜。夏丏尊不忍地问:“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回答道。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
2025-10-23
有好多天,一休和尚独坐参禅,默然不语。师父看出其中玄机,微笑着领他走出寺门。寺外,一片大好的春光。放眼望去,天地间弥漫着清新的空气,半绿的草芽,斜飞的小鸟,动情的小河……一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偷窥师父,师父正在安祥打坐于半山坡上。
2025-10-22
唐代时,有参学禅法的僧人不远千里,来到河北赵州观音院(今柏林禅寺)。早饭后,他来到赵州禅师身前,向他请教,“禅师,我刚刚开始寺院生活,请您指导我什么是禅?”赵州问:“你吃粥了吗?”僧人答:“吃粥了。
2025-10-21
唐代,严阳尊者问赵州禅师:“一物不将来时如何?”——大意是:在禅修的道路上,我抛弃了一切,下一步怎么做?赵州禅师答:“放下吧。
2025-10-15
两位禅者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走到一处浅滩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由于她穿着丝绸的罗裾,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师兄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师弟继续前进。
2025-10-11
有一信士请示无德禅师道:“禅师!我学禅多年,但仍不能开悟。尤其对经典上所说的地狱与天堂深深怀疑。除人间外,哪里会有什么天堂地狱呢?”无德禅师并没有立刻回答他的问题,只叫信士去河边提一桶水来。
2025-10-10
清朝顺治皇帝特诏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治皇帝问道:“楞严经中,有所谓七处征心,求证心在何处。请问心在七处,还是不在七处?”玉琳国师答:“觅心了不可得。
2025-10-09
宋朝时,惟则禅师在浙江天台山修行。他自己搭建了草庵,以山中野果充饥,常年独居在山中。有一天,一个樵夫路过庵边,见到惟则禅师,好奇地问道:“你在此住多久了?”惟则禅师回答道:“大概已易四十寒暑。
2025-09-30
有一次,诗人白居易请问惟宽禅师道:“身口意如何修行?”惟宽禅师:“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其致一也。如江淮河汉,各处异名。名虽不一,水性无二。律即是法,法不离禅,身口意皆不离于心也。
2025-09-29
五代时的后汉刘王礼请云门禅师及其寺内僧众到王宫内过夏。刘王及其眷属供养众僧,并向他们问法参禅,莺莺燕燕,热闹非凡,唯有云门禅师一人默然端坐。有一位值殿的官员,经常看到这种情形,于是向云门禅师请示法要,云门禅师总是一默,并不作答。
2025-09-26
雪峰禅师随岩头禅师去澧州,途中遇雪,不能前进,滞留数日。雪峰禅师每天都是精进坐禅,毫不懈怠。而岩头禅师只是吃饭睡觉,显得十分悠闲。
2025-09-25
道楷禅师出家时,曾在父母面前发了重誓:“不为利名,专诚学道,苟渝愿心,当弃身命。”得道后,大阐禅门宗风,远近闻名。地方官吏奏知朝廷,皇上赐紫方袍,号定照禅师,以示表彰。禅师谢恩后,向来使说明原因,不肯接受赏赐。
2025-09-24
文道是个云水僧,久仰慧薰禅师的道风,千里迢迢来到禅师居住的洞窟前,礼拜道:“末学文道,素仰禅师高风,专程来亲近、随侍,请和尚慈悲开示!”因时至傍晚,慧薰禅师说:“天色已晚,先住一宿再说吧!”第二天早晨,文道醒来时,慧薰禅师早已起身
2025-09-23
一日,佛印禅师与几个弟子刚在室内坐定,他的老朋友东坡居士忽然到访。佛印禅师环顾室内已无空座,便顺口说道:“这里已无坐处,居士想要往哪里坐呢?”“那就以禅师的四大之身为坐。”喜欢禅辩的东坡居士半开玩笑地答道。
2025-09-22
有一僧去拜访覆船禅师,路上遇见一位卖盐老翁。僧问:“我要拜访覆船禅师,请问路怎么走?”老翁久久无语,于是僧再问:“请问去覆船的路怎么走?”不料老翁反问道:“你耳朵聋吗?”僧不解地问:“你向我说什么了?”“向你说去覆船的路。”老翁说。
2025-09-19
日本亲鸾上人九岁时,就有出家学道的决心。他请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问他:“你年纪这么小,怎么会想到要出家呢?”亲鸾说:“我的父母都已去世,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会与父母分离?听说和尚知道这些道理,所以要跟和尚出家。
2025-09-18
赵州王前往拜访赵州禅师,赵州禅师并未出迎,坐在禅床上会见他,并且问道:“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不明白。”赵州王回答。禅师见赵州王未明其意,于是转而解释说:“自小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请别见怪。
2025-09-17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一日傍晚,途中经金刚窟般若寺,遇见一位牵牛的老翁。文喜问:“请问长者,可否借宿一晚”老翁答道:“你有执着心,不能留你住。”文喜解释说:“我没有执着心。”老翁问:“你受戒了吗?”文喜答:“早都受过戒了。
2025-09-16
金山昙颖禅师,曾游京城,住在李端愿太尉的花园里。有一天,太尉问他:“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究竟是有呢,还是没有呢?”昙颖禅师回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虽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是无中现有。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