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纯闻法师:汉传佛教祖庭与国际交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法师、各位学界同仁:

恭逢“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西安隆重召开,藉此殊胜因缘,我谨代表云居山真如禅寺,就云居山千年法脉传承、云居山丛林体系特色及云居山法系国际化衍流等若干议题,与参会诸同仁交流分享,共商发展。希冀同扬汉传佛教祖庭精神,提升中国禅文化国际影响力,促进禅宗在全球广泛传播。

云居山真如禅寺坐落于江西永修境内,全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西岸。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云居初祖道容禅师夜宿云居山下,梦安乐树神入其室,言云居山顶有莲花圣城,昔年佛陀曾有授记,嘱语后世佛法当盛于此,命其常驻云居山,守护清净伽蓝。道容师因自横岭折而北,登临云居之顶,但见地平如掌,湖澄如镜,四周峰峦簇拥,果然状似天然莲花,遂于此处肇基建寺。

之后,有蓟门玉田道膺禅师,参学曹洞良价祖师,明悟“向上即不名道膺”之大意,获师“吾底语一般”之印肯,千人万人把持不住,成洞山室中领袖,为曹洞宗第二世祖。唐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道膺祖师应邀驻锡云居,法轩大敞,玄教高敷,承洞山“五位君臣”之密义,大阐曹洞宗旨,家风绵密、宛转回互,即事而真,应机接物。一时法席大盛,成千五百人丛林,权臣庶民,莫不归化。南平郡王钟传,感师道行,深为仰慕,倾力护法,上书朝廷,唐僖宗赐寺名为“龙昌禅院”,声震南北。道膺祖师法嗣遍布天下,传佛心印,弘化一方,大倡惺寂双运,忘情默照之禅法,使曹洞宗风广扬于世,享“曹洞半边天之盛誉”。云居山真如禅寺为曹洞宗发祥地,云居道膺祖师被后世尊称为“南宗伟人”。

云居曹洞法系不仅席踞华夏,亦衍流海外,大兴于东亚乃至欧美诸国。昔有朝鲜僧人利严,法嗣道膺禅师,归国后于须弥山建广照寺,创须弥山派,开海东禅门九山之始。曹洞法脉传至天童净如,再传日本僧人道远,其归国后举扬曹洞宗风,起建兴圣、永平诸寺,成日本曹洞初祖。今东瀛曹洞,以永平、总持二寺,拥徒千万,享誉岛国,为当地佛教诸宗之首。近代亦创办驹泽大学、爱知大学院大学、鹤见女子大学等社会机构,影响深远。

曹洞禅法首创于洞山良价。云居晓舜、佛印了元、圆悟克勤、大慧宗杲、颛愚观衡晦山戒显......千二百年,宗门巨擘,驻锡云居,五宗禅法,大放异彩。法嗣无数,远播宇内,为佛法对外弘传作出巨大贡献。

一九五三年,禅门泰斗虚云和尚以一百一十四岁高龄步行上云居山,于一片废墟之中抛砖打瓦、开垦荒地,兴丛林、立规矩,农禅并重,冬参夏学,重振真如祖庭。文革结束后,一诚长老驻锡云居,续尚宗风,完善四大寮口、四大班首八大执事之丛林规制。大众依众靠众,相互成就。一九八九年,云居山真如禅寺因规矩严,农事忙,道风好被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老评为汉传佛教全国三大样板丛林之一。

昔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俾使西来大法扎根华夏,含弘光大,在不违佛教基本教义之下,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开僧众农禅并重,自力更生,依规共住丛林,相互成就道业之先河,将汉传佛教发展推向历史巅峰,全面实现佛教中国化,恩德泽被于后世。虚云和尚遥承马祖百丈遗风,一肩挑五家法脉,以悲天悯人之情怀,中兴真如禅寺等六大禅宗祖庭,重建大小寺院庵堂共八十余处,安僧化众,续佛慧命。

虚云和尚于云居山保任、传承、发扬汉传佛教千年禅宗精神及丛林修行体系,其特征具体体现如下:

(责任编辑:)

专题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佛欢喜日、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2018年8月23日(周四),农历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观音菩萨以大悲救度为主要的德行,但是蕴藏于大悲之后的,乃是无边的大智,所以在中国佛教界最为流行的《般若心经》,即由观世音菩萨所宣讲,所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即是最好的表现。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是韦驮菩萨圣诞纪念日。韦驮菩萨,又称韦驮天,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为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是佛教中护法金刚力士的代表之一。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