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禅并重真参实修
虚云和尚以一百一十四岁之高龄率众修行,农禅并重,举扬“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之百丈宗风。之后历任方丈承袭传统,领众上殿过堂、坐香出坡、行住坐卧、动静一如。僧众农禅并重,如虚云和尚言:“在动中做功夫”。
禅堂又称选佛场。古人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云居山现有东西二禅堂,东禅堂每日四支香,为初学沙弥、外寮比丘共修之禅堂。西禅堂为老参比丘长年安住之地,除上殿过堂不离禅堂,勇猛精进、一心办道。每年冬季,云居山举办为期四十九天之禅七法会,大众同集,屏息诸缘,一心办道,克期取证。
除禅堂坐香及冬季精进禅七外,为成就诸老参上座之道业,云居山设有关房。云居禅关以三年为期,闭关条件严格。比丘在西禅堂住满三年方可申请入关。“禅关三年,坐断十方世界;蒲团一念,顿圆三世古今。”一入关房,关主便掩关长住,克期取证。
2、宏演毗尼续佛慧命
一九五五年,虚云和尚以一百一十六岁高龄,悲愿弘深,于云居山大开甘露戒坛,传授三坛大戒。五百余名衲子汇集云居,慕名求戒,盛况空前,为当时佛教界最重要的传戒法会之一,令僧伽命脉不断。改革开放后,一九八二年云居山率先开坛传戒。一诚长老升任方丈后,继承虚老遗志,宏演毗尼,以三年一次传戒为云居山定例。今年秋季,云居山三坛大戒方已圆满,海内外近八百名佛子于真如戒坛圆上品净戒。
3、学修并进研习经教
云居山自虚云和尚中兴以来,向重视闻思之慧,提倡僧众研读大乘经典。一九五七年,虚云和尚邀请海灯法师讲经,创办了“真如禅寺佛学研究苑”,挑选三十名青年比丘,采取不脱产之学习制度,农禅并重,学修结合,要求学僧背诵《楞严经》、《法华经》、《金刚经》、《四分律比丘戒本》等经典。时云居山佛学研究苑培养出一大批杰出僧才,一诚长老、传印长老两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皆出于此。近几年,真如禅寺重新恢复了云居山佛学苑,对年轻僧众进行为期三年至五年的教理培养。每年结夏安居期间,寺院僧众还集体诵读《华严经》、《楞严经》、《金刚经》,讲授经教,学习律仪清规、梵呗唱念等课程。
虚云和尚以无我、无畏之担当精神及难行能行之坚强意志,中兴云居道场,续尚千年宗风,以一身而参演五宗法脉,慧日重光、禅风再振。同时,虚云和尚弘宗演教数十年如一日,剃度、得法、受戒、受皈弟子逾数百万人。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八届会长——一诚、传印二位长老,及本焕、佛源、净慧等一大批宗门巨擘,传承虚公法脉,荷担如来家业,严持净戒、宗教兼通。普于各地兴建丛林,弘演上乘,广济群生,化化不绝,使汉传佛教于文革结束后光大发扬,更上层楼。
昔虚云和尚一锡一囊,漂洋过海,于泰国、缅甸、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不丹、蒙古、朝鲜、港澳等地,弘扬佛法,领众参禅,曾于泰国入定九日,轰动朝野,使宗门一法大兴于东南亚乃至欧美诸国。其下亦有宣化上人、圣一长老、灵源长老等,秉承虚公海外弘教遗志,披荆斩棘,克服万难,于美国、香港、台湾、新加坡各地起建道场,转正法轮,今美国万佛城、香港宝莲禅寺、台湾中台禅寺、法鼓山等诸大丛林,皆与云居同宗同源,法宜深厚,共继虚公精神,携手推动佛法国际化进程。
新世纪来,云居祖庭在传承宗风,恪守古规同时,亦与时俱进,积极展开国际交流。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世界佛教联谊会主席瓦纳密提、美国法界佛教总会恒实法师、中日韩国际佛教交流协会副会长藤田隆乘、韩国曹溪宗法山长老、日本千叶曹洞宗龙泉院参访团、泰国泰中文化经济协会参访团、印尼大乘佛教僧伽会会长、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法鼓山圣严法师等多名国际友人相继到真如禅寺参访交流,友好互通,云居千年道风及禅门精神正逐渐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