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王亚荣:净业寺创建年代考察

(道宣)随末徙崇义精舍,载迁丰德寺。尝因独坐,护法神告曰:彼清官村故净业寺,地当宝势,道可习成。闻斯卜焉。焚功德香,行般舟定。时有群龙礼谒,若男若女化为人形。沙弥散心,顾盻邪视。龙赫然发怒,将抟攫之,寻追悔,吐毒井中,具陈而去。宣乃令封闭。人或潜开,往往烟上。

查道宣迁居崇义寺的时间,是在唐武德七年(624)。“随末”,即“隋末”。“载迁丰德寺”,这里的“载”通“再”,“沣”通“丰”,即“又迁沣德寺”。文中没有说明道宣迁沣德寺的时间,估计应该在武德八年(625)或武德九年(626)。武德八年(625)的四月十五,创建沣德寺的智藏法师去世,而武德九年(626)道宣的《行事钞》问世。最合理的解释是,道宣入沣德寺的时间在智藏去世之后,在《行事钞》问世之前。“尝因独坐,护法神告曰”云云,其事应发生在沣德寺,是道宣在沣德寺“独坐”发生的另一件“天人感通”事迹。

《宋高僧传》引护法神告曰,称“故”净业寺,不见道宣本人的记述。检索史籍,赞宁的“故净业寺”并非空穴来风,唐代就有记载。如道世的《法苑珠林》:

长安西明寺道宣律师者,德镜玄流,业高清素,精诚苦行,毕命终身。早得从师,五十余年栖遑问道,志在住持。但一事可观,资成三宝,缉缀仪范百有余卷。结集高轨,属有深旨。粤以大唐乾封二年仲春之节,身在京师城南清官故净业寺,逐静修道。

道世与道宣同时代,且两人关系甚洽。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法苑珠林》所记,是最早称净业寺为“故净业寺”者。仔细揣摩,道世的记述透露出三点信息:其一,道宣不是净业寺的创建者。其二,何人创建?不得而知,道世自己也不大清楚。其三,以道世的博闻而不知净业寺何时创建,只能说明该寺创建的时间很早。而赞宁的《宋高僧传》中透露出一个信息,即净业寺有井。道宣平生与修建寺院无涉,最多仅见与策划西明寺的修建规划,所以这口井应该是原来已有,非道宣入住之后方才开凿。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晚道宣数百年的赞宁肯定对净业寺的了解远远比不上道宣、道世。按照一般的理解,至唐代,佛教传入已经六百余年。终南山与长安相伴,也是佛教东来的初传地区。数百年来,兴废不辍,盛时佛寺林立,废时钟磬断响。道宣选择这里静修传戒,也必然有自己的了解与判断。道宣入住之前,这里曾有“净业寺”者,估计与终南山数不清的寺庙一样,“屡有兴废”,至道宣时,成为一个不引人注意的静修场所。这里设施简陋,常住人数不定,所以道宣有时也称这里为“清官精舍”。

由于史载不详,到了宋代,赞宁用神话传说对道宣与净业寺的因缘进行铺陈,并记叙有道宣行般舟定时的种种神异。可能赞宁的记述也有根据。净业寺也确实是一所充满神奇的寺院,道宣在这里与“天人”交通的事情传遍四方,流衍演变,延绵后世,所以《宋高僧传》这样记载也不足为奇。

三、“南岫”----净业寺

净业寺因律宗发源地而名闻遐迩,而律宗之创立与道宣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净业寺的历史渊源和道宣联系在一起。在净业寺历史史料欠缺的情况下,要了解该寺的历史,还需从与道宣有关的线索中寻觅。

检索史籍,结合实际踏勘,发现在道宣入住之前,净业寺与创建沣德寺的智藏有关,曾是智藏的另一处修行地。

在道宣所著的《续高僧传•智藏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智藏)常居寺之南岫四十余年。面临深谷,目极天际。径途四里,幽梗盘岨,不易登升。而藏手执澡瓶,足蹑木履,每至食时乘崖而至。午后还上,初无颠堕。因斯以谈,亦雄隐之高明者故。

(责任编辑:)

专题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佛欢喜日、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2018年8月23日(周四),农历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观音菩萨以大悲救度为主要的德行,但是蕴藏于大悲之后的,乃是无边的大智,所以在中国佛教界最为流行的《般若心经》,即由观世音菩萨所宣讲,所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即是最好的表现。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是韦驮菩萨圣诞纪念日。韦驮菩萨,又称韦驮天,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为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是佛教中护法金刚力士的代表之一。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