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弘恩法师:论灵岩寺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推动力

帝王与灵岩寺

——论灵岩寺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推动力

文/弘恩法师

公元351年,僧朗大师初到灵岩创寺,迄今已有167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山东大灵岩寺作为中唐以来天下寺院的“四绝”之首,高僧辈出,为世推重,这种盛况一直延续到明朝末年。由于寺院自身的影响力,以及在发展历史中大部分时间是皇家寺院,因此它与历代帝王的联系十分密切。

一、汉文帝梦见灵岩千柏

在现存的千佛殿东邻,有一棵寺内最古老长寿的汉柏,其东侧明万历年间《汉柏记碑》中记载了汉文帝与这棵树的神奇缘分:“汉文帝梦灵岩庙左有千柏,令邓通往观之,至而惟见一萌芽尔,回以实报。帝祭而祝之曰:当与此山并传不朽。”据碑文推断,这个梦应该对文帝感触极大,以至于梦醒后,先派自己最为宠幸的邓通不远千里前来考察,后来得知没有郁郁千柏,而仅有此树刚萌芽,又设祭祝祷——柏树与山林共垂不朽。此可谓宝山灵验,瑞气先发,静待佛法来传。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是我国佛教初步中国化的磨合发展期,也是灵岩寺完成从朗公(僧朗)初创到法定禅师建寺发展的时期。僧朗大师作为佛图澄的高足,与当时很多帝王有所交集,而法定禅师却没有与帝王直接交往的史料。

朗公在灵岩,最初受到过前秦国主苻坚的礼请。梁慧皎《高僧传》中记载:“秦主苻坚钦其德,素遣使征请,朗同辞老疾乃止,于是月月修书,䞋遗。”苻坚除了数度下旨征召朗公外,还赐与大量的财物。朗公在《答秦主苻坚书》说,“气力虚微,未堪跋涉,愿广开法轮,显保天祚。蒙重惠赐,即为施设,福力之功,无不蒙赖”,委拒了苻坚,而苻坚益加敬重师德,及后来沙汰搜捕天下僧众时,还特别下诏保护朗公及其僧团,其诏云:“朗法师戒德冰霜,学徒清秀,昆仑一山,不在搜例。”

继苻坚之后,又有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后燕主慕容垂、南燕主慕容德、后秦主姚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等也先后下诏礼请朗公大师,并赐与紫金钵、紫磨袈裟等。尤其是南燕主慕容德,慧皎在《高僧传》中记载:“燕主慕容德钦朗名行,假号东齐王,给以二县租税,朗让王面取租税为兴福业。”他竟然封朗公为“东齐王”,并把奉高(今泰安东部)、山茌(今长清张夏)二县的赋税赐于大师,而朗公亦非常善巧地回复。说:“且领民户,兴造灵刹,所崇像福,冥报有所归。”他把二县的租税拿来建寺造像,为慕容德修福祝祷。

在这些国主不断地敬重扶持之下,灵岩寺的初创,就有了一个非常高的历史起点与基础,一千七百年灵岩的发展,随之拉开了一个宏大的历史序幕。

三、隋唐时期

隋文帝杨坚崇佛,由于其母亲为济南人,隋开国后,即追封外祖父吕双周为齐郡公,并任命舅父吕道贵为济南太守。隋文帝还下令重修济南柳埠朗公寺,并赐名“神通寺”,同时为神通寺等指定了功德主。在唐道宣律师《续高僧传》中记载:“又敕河南王为泰岳神通道场檀越,即旧朗公寺也;齐王为神宝檀越,旧静默寺也;华阳王为宝山檀越,旧灵岩寺也。”由此,在隋文帝的关心护持下,神通寺、神宝寺、灵岩寺都有了强大的皇族作为外护。

此外,据唐朝魏征《隋书·高祖纪下》中记载:“十五年春正月壬戌,车驾次齐州,亲问疾苦。丙寅,旅玉符山。”此事应在开皇十五年(595)正月,隋文帝东巡齐州,并亲自到灵岩寺驻跸游览,隋文帝成为第一位到灵岩寺的皇帝。

隋炀帝杨广即位之后,继续崇佛政策,他还曾亲从天台山的智者大师受菩萨戒。在唐道宣律师《广弘明集》卷三十中,收录有隋炀帝的一首《诣方山灵岩寺诗》:“梵宫既隐隐,灵岫亦沉沉。平郊送晚日,高峰落远阴。回幡飞曙岭,暕钟响昼林。蝉鸣秋气近,泉吐石溪深。抗迹禅枝地,发念菩提心。”史载隋炀帝曾赴济南拜祖母,由此可推断,隋炀帝曾造访过灵岩寺。

唐太宗李世民曾为灵岩寺御书阁题额。至今灵岩寺御书阁前有明朝德蕃王府重立的唐太宗御笔篆书“御书阁”碑,北宋仁钦法师亦曾立此三字为碑,惜后来毁坏(何时被毁不可考),故明代重立。

唐麟德二年(666),高宗皇帝与武则天封禅泰山后,驻跸灵岩。《旧唐书》记载:“冬十月戊午,皇后请封禅,司礼太常伯刘祥道上疏请封禅……十二月丙午,御齐州大厅。乙卯,命有司祭泰山。丙辰,发灵岩顿。”高宗皇帝这次驻跸灵岩,车驾随从众多,从这里也反映出当时灵岩寺之影响力。当时被高宗与武则天奉为国师的神秀大师,他的高足降魔藏禅师后来住持灵岩。北宋赞宁的《宋高僧传》中记载,他听了神秀大师的教诲后“寻入泰山,数年臻萃,供亿克周”。虽然现在没有史料记载高宗与武则天对灵岩寺的护持,但降魔藏住持期间“供亿克周”的经济能力,应该与他们的到来是分不开的。

灵岩寺现存年代最早的《唐垂拱造塔记碑》有这样的文字:“谨舍财敬造斯塔一所,奉为皇帝陛下,师僧父母,普及含灵,存亡眷属,尽愿超逾,俱登觉路。”垂拱是武则天的年号。这是当时寺中僧众为了感戴国主恩德而发愿祈福祝祷。


四、宋金时期

(责任编辑:)

专题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佛欢喜日、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2018年8月23日(周四),农历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观音菩萨以大悲救度为主要的德行,但是蕴藏于大悲之后的,乃是无边的大智,所以在中国佛教界最为流行的《般若心经》,即由观世音菩萨所宣讲,所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即是最好的表现。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是韦驮菩萨圣诞纪念日。韦驮菩萨,又称韦驮天,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为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是佛教中护法金刚力士的代表之一。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