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弘恩法师:论灵岩寺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推动力

由于明太祖朱元璋曾在皇觉寺出过家,所以明朝的皇帝大多都崇奉佛教。明英宗朱祁镇曾颁赐《永乐北藏》一部于灵岩寺。现存于天王殿东侧的明正统十年(1445)的《皇帝敕赐大藏经圣旨碑》云:

朕体天地保民之心,恭成皇曾祖考之志,刊印大藏经典,颁赐天下,用广流传。兹以一藏,安置山东济南府长清县灵岩禅寺,永充供养。

明宪宗时期,曾下诏将“敕赐灵岩寺”改名为“敕赐崇善禅寺”。成化十五年(1479),当明宪宗接到灵岩寺产受地方侵损严重的报告后,随即下旨予以明确界域、保护寺产。诏书的内容在马大相的《灵岩志》中亦有记载,其文曰:

其界东至朗公山野老庄石门,西至鸡鸣山,南至明孔山,北至神宝寺。山园椒竹土产,遥年买办香烛,足充供养。近被军民人等牧放牛马,斫伐竹木,作践祠垣,殆非妥明灵之意。……一应田地山场园林地产,诸人不许侵占骚扰作践。敢有不遵朕命,故意生事,侮慢欺凌以沮其教,论之以法,故谕。

同时,又对灵岩寺住持进行了新的任命,以提升灵岩寺的地位:“戒坛宗师至珍长老为僧录司右觉义(从八品),仍于寺住持。领众焚修祝赞,为多人造福。今后官员军民诸色人等,不许侮慢欺凌。”

万历二十七年(1599),明神宗因母后施印藏经之愿,刻印成《续入藏经》四十一函后,颁赐一部于灵岩寺,马大相《灵岩志》中载录了这道圣旨:“敕谕山东济南府长清县护国灵岩寺住持及僧众人等……此经颁布之处,本寺僧众人等,其务斋心礼诵,敬奉珍藏,不许亵玩致有毁失,特赐护敕,以垂永久。”

在明朝帝王的护持下,灵岩寺基本沿续了元代的发展盛况。

七、明末、清代及其后之状况

明朝末年,孙化亭聚匪众万余盘踞灵岩,清顺治六年方始清剿完毕。自此,四绝之盛,只成空忆,寺院衰极,亦由此而始也。清代虽有僧众住持,亦间或小有修葺,但颓势难挽,有过一千多年的历史辉煌,曾贵为“四绝”之首的灵岩古刹,随着清朝国运的不断衰落,寺院的发展亦如同深秋落叶,飘摇欲坠。

综上所述,灵岩寺从寺院初创,到明末衰落,历代皆受到帝王不同程度的关心与优待,“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此前提下,寺院的住持与高僧们顺应时代,以自己卓越的修行与智慧,秉持“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慈悲情怀,从隋唐开始,使灵岩寺逐步发展成为江北历史重刹。随着寺院的不断发展,以及唐德宗时期宰相李吉甫对灵岩寺“四绝”之一的定位,使得灵岩寺慢慢成为了北方佛教文化的重要中心。

(责任编辑:隆慈)

专题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佛欢喜日、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2018年8月23日(周四),农历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观音菩萨以大悲救度为主要的德行,但是蕴藏于大悲之后的,乃是无边的大智,所以在中国佛教界最为流行的《般若心经》,即由观世音菩萨所宣讲,所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即是最好的表现。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是韦驮菩萨圣诞纪念日。韦驮菩萨,又称韦驮天,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为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是佛教中护法金刚力士的代表之一。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