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道安,你是东晋佛教的一片天

由太行山南渡襄阳,由襄阳北归长安,几十年来,生逢乱世的道安法师拖着年迈的身躯风里来雨里去,已届“八九之年”了。他已然隐隐感到了疲惫。

苻坚建元二十一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正月二十七日,一个形貌奇丑的道人来寺院挂单,告诫道安兜率天的一些秘密意趣。十天后的二月初八——相传是释迦牟尼佛的出家纪念日,道安法师在五级寺午斋后,面带微笑地圆寂了。一代高僧就此舍报,去往他久已皈依的弥勒净土。

慧皎《高僧传》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道)安常注经,恐不合理,乃誓曰:‘若所说不甚远理,愿见瑞相。’乃梦见胡道人,头白眉毛长,语(道)安云:‘君所注经,殊合道理。我不得入泥洹,住在西域,当相助弘通,可时时设食。’后《十诵律》至,远公(慧远)乃知和上所梦宾头卢也,于是立座饭之。处处成则。”这段记载或许夹杂着某种宗教性暗示,但我所看重的却是“处处成则”四字。综观道安法师一生的佛教事业,例如: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定沙门释姓、行香上座之法、合本子注、开本无宗、弥勒信仰、确立经典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等,似乎处处都在树立某种草创式的典范,以他为首,逐步形成了一支以中国佛教僧侣为主体的梯队,从而为东晋佛教撑起一片新天地。

也正因此,让我想到另一件事儿。与道安几乎同时期的孙绰(314—371),其所著《道贤论》将佛教七僧比拟竹林七贤:法护比山巨源,法祖比嵆康,竺潜比刘伯伦,于法兰比阮嗣宗,竺法乘比王浚冲,于道邃比阮咸,支遁比向子期。奇怪的是,道安法师却未列其中。

如果说,衡量彼时义理性佛教的关键取决于玄理契合与文字因缘的话,以此形容道安自是合适不过。考察他由北(河北)而南(襄阳),再由南(襄阳)而北(长安)的行迹来看,北方重实行,南方尚义学的佛教特点都在道安身上呈现了无缝对接。因此我以为,道安之所以未列“七贤”,并不是因为缺乏名士气,而是更多地彰显了儒者式的佛教襟怀,在于其严谨的治学风格过于浓郁。换句话说,他身上的经学气质盖过了名士气质。

正是这种以儒生治经学的方式来诠释佛典,所以道安的贡献就格外具有时代性了。以至于许多年后我们发现,他不仅是中国佛教汉化的亲历者与见证者,更是实践者和推动者。他不断提出新见解,不断建构新领域。他的目光扫向哪里,哪里就会得到关注。他怀揣理性,在早期中国佛教由方术化转向玄学化的旅途中披荆斩棘,去伪存真,为后世佛教开启了一种重要的人文风气。

襄阳广德寺

在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看待道安时代佛教高僧的文化贡献呢?

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荷兰汉学家许理和在《佛教征服中国》中曾提出能否将晋宋之际佛教僧侣统归于士大夫行列的身份假设:“公元4世纪和5世纪初,有文化的中国僧人所受的文化教育能使他们分享当时的士文化,甚至深刻地影响了那种文化,我们能否就此不论其特殊的社会地位与作用,而把他们归属于士大夫?难道我们就不能假定:这些在士大夫阶层传播佛法并为之营建良好的弘法条件的博学的‘法师’,实际上也是士大夫成员,也是潜在的官员。”很明显,许氏是将高僧比作肩负中国文化传承使命的士大夫阶层的。

有趣的是,将高僧视作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这一点,钱穆先生比许氏观点的提出早了20多年。其《国史大纲》称:“(晋宋之际)佛法之所以盛行,尚有一积极的正因,则由其时中国实有不少第一流人物具有一种诚心求法、宏济时艰之热忱也。其间品学兼优者如道安、僧肇、慧远、道生,此等皆以极伟大之人格,极深美之超诣,相望于数百年之间。盖当时中国政教衰息,聪明志气无所归向,遂不期而凑于斯途。此皆悲天悯人,苦心孤诣,发宏愿,具大力,上欲穷究宇宙真理,下以探寻人生正道,故使佛教光辉,得以照耀千古。……当时之第一流高僧,若论其精神意气,实与两汉儒统貌异神是,乃同是为人文大群积极有所贡献。惟儒家着眼于社会实际政教方面者多,而当时之佛学高僧,则转从人类内心隐微处为之解纷导滞,使陷此黑暗混乱中之人生得宁定与光明;则正与儒家致力政教之用心,异途同归也。”

钱穆先生的论断直白得简直不用再去分析。不过我想说的是,4—5世纪的中国,一批佛教的先知先觉者,以出世的彼岸情怀,置换为温暖人间的实践理性,以穿越世俗的眼光,把生命经验与修道体验付诸实际行动,镶嵌在信仰的血肉里,用笃实、细腻而求真的方式加以呈现,对外来佛教文化进行本土化诠释和建构,在万丈红尘中超拔出别样的美。

道安法师便是东晋僧侣群体中的翘楚,作为华夏佛教的精神后裔,时至今日,尽管斯人已去,但他依然是我们永久缅怀的先贤。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