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大乘五蕴论丨我们刹那变化的心,都有哪些状态?

1、恒依心起,心所无法独立生起,须依于某个心王方能生起;

2、与心相应,心所从所依、所缘、行相、时、事五个方面与心王同步相应;

3、系属于心,心王为主,心所为辅,心所会配合心王来完成各种内心的造作活动。

心所列名

彼复云何?

谓触、作意、受、想、思;

欲、胜解、念、三摩地、慧;

信、惭、愧、无贪善根、无瞋善根、无痴善根、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

贪、瞋、慢、无明、见、疑;

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无惭、无愧,惛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不正知;

恶作、睡眠、寻、伺。

是诸心法:五是遍行,五是别境,十一是善,六是烦恼,余是随烦恼,四是不决定。

——《大乘五蕴论》

在心相应行法(心所)中,一共分为六大类。

其中遍行心所五个,别境心所五个,善心所十一个,烦恼六个,随烦恼二十个,不定心所四个,总共五十一个法相,基本包括了一切众生内心的各种活动状态。

释遍行义

遍行,就是周遍通行,是一种普遍性,包含四个方面。

1、遍一切性,无论善、恶、无记,此五遍行心所都能够与心同时生起;

2、遍一切识,有情众生皆有心识,即眼等八识,遍行心所能与诸识共同生起;

3、遍一切地,众生因业缘故,轮转三界九地,而遍行心所通于一切界地处所;

4、遍一切时,无论过去、未来、当下,遍行心所都可以与心识相应而起。

遍行心所,一共有五个法,其中受、想二心所因特殊业用而单独摄为受、想二蕴,因此这里只讲到触、作意、思三个心所

触心所

云何为触?谓三和合分别为性。

——《大乘五蕴论》

遍行心所中第一个是触心所,触是接触的意思。

我们在认识各种事物时,需要各方因缘的具足,才能完成认知的过程。

第一步需要根、境、识三法和合,如眼根、色境、眼识,此三法和合之时,触心所能够因此生起,同时又会加强根境识和合的力量,从而引发后续的受、想、思等心理活动。

触心所如同接通电源一般,使得机器处于待机并即将工作的状态。

作意心所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