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圣凯教授:中国佛教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与界限

中国佛教文化既是宗教又是文化的特征,导致在今天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面临着理论上的两难困境:中国佛教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能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佛教界采取了“二者等同”的说法;但是,党和政府、学术界、文化界等提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皆不提弘扬优秀的中国佛教文化,弘扬中国佛教文化似乎变成传播作为宗教的佛教,这也是典型的“一刀切”。因此,需要在顶层设计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参照,对中国佛教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凝聚起佛教界和社会各界的共识,清晰把握中国佛教文化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关系与界限,并试图建构新时代中国佛教文化体系。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解释了中国佛教文化的三大层面:一、形成的历史规律:“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二、中国佛教文化的文化影响和国际影响:“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三、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国精神:“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

2016年4月22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17年 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  2023年5月31日,新华社刊登了《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纪实》一文中,配图有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德化白釉玄奘立像、北京市西城区白塔寺及周边街区、西安大雁塔及慈恩寺等三幅。2023年6月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参观了“汉藏蒙满文大藏经雕版合璧”等馆藏精品。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文件是探讨建构新时代中国佛教文化的指南与遵循。

(一)中国佛教文化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

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也是中国佛教文化传承发展的方向和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领国家治理的价值目标,凝聚社会发展的价值共识,引导公民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因此,中国佛教文化的教义思想,要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佛教思想进行现代阐释,呈现出“人间佛教”的现代话语体系和思想体系。佛教界人士和佛教徒要把自己的佛教信仰与修道解脱,要和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个人幸福相结合起来,佛教文化价值才能进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系;佛教寺院要增加服务群众的意识,要把寺院生活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宗教神圣意识;否则,出家、在家的信仰生活只是公民的个人价值和私人生活,不能进入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文化价值体系。所以,当代中国佛教走“文化的佛教”,这是既有传承也有发展的道路;而“宗教的佛教”则只有传承的道路。

同时,根据佛教的思想体系,国家的富强、和谐与社会的公正、法治、公民的爱国、敬业、友善是紧密相关的,因此总结为佛教的爱国、和谐、中道、善恶等思想观念;国家的民主与社会的自由是紧密相关的,总结为佛教的自由思想观念;国家的文明与社会的平等是紧密相关的,总结为佛教的平等、利他思想观念。于是,中国佛教文化思想现代体系归纳为爱国、和谐、中道、善恶、自由、平等、利他等七大现代观念。弘扬这些来自佛教文化的精神观念,有助于群众将个人与国家、社会和他人相统一,既突出群众在道德养成中的主体作用,有助于提升道德和心灵认知,推动佛教文化资源体系中的心灵治愈和道德实践。

(二)中国佛教文化的精华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中国佛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一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大力弘扬大乘佛教菩萨道、人间佛教思想,如上面所提到爱国、和谐、中道、善恶、自由、平等、利他等七大观念,因果报应的伦理观念等,完全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如赵朴老所强调:

佛教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世界观,缘起性空、如实观照的认识论,辩证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方法论,忘我利他、普度众生的人生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奉献精神以及佛教在哲学、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内所积累的丰硕成果,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中仍然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特殊的积极作用。

因此,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中国佛教文化的弘扬。寺院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收藏、保存丰富的佛像、藏经、碑刻、塔等历史文化足迹,也是广大群众喜爱的游览胜地。

但是,目前提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很少提到中国佛教文化。教育部组织编写《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说:

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儒、道、佛三大家思想中的精华,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体框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向心力、凝聚力、共同的理想信念,熔铸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引领、融通、聚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引导力和精神原动力。

从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到赵朴老的真知灼见,“作为文化的佛教”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中的应有之义,这需要统战、宣传、文化等部门在顶层设计时,加以积极推进和提倡的。

(三)中国佛教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佛教文化的精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经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奉献力量”为目标,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方向。

中国佛教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是继承赵朴老当年提倡“佛教是文化”的胸襟与视野,要高度重视佛教教理、教义的学术研究、讲经弘法,要努力弘扬佛教思想的爱国慈善、理性信仰、中道圆融、自由平等、和谐共生、节俭自律等价值精神,主动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间净土”的本质要求。

中国佛教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即以“第二个结合”为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提炼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也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弘扬中国佛教文化要主动把“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公民道德建设”作为目标,主动融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佛教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就是要继续完善与实践“人间佛教”思想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所谓人间佛教,是以现实人生为基点,以人的清净心为基础,通过大乘菩萨道的修持,达到完善人格进而建立人间净土的佛教。与传统佛教相比,人间佛教是由以众生为本位转为以人类为本位,由以僧人为本位转为以社会成员为本位,由重生死大事转为重现实人生,由重出世转为重入世,由追求彼岸净土转为建设人间净土,由依靠他力转为依靠自力。 所以,当代佛教界要高度重视思想建设,不断完善“人间佛教”思想体系,主动把中国佛教文化的精华,融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

三、弘扬中国佛教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上的界限与相通

(一)弘扬中国佛教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上的界限

中国佛教既是宗教又是文化。作为宗教的佛教,其主体是佛教界、在家信徒,强调佛教界的健康传承、从严治教,提倡清净、庄严、神圣的宗教品格。同时,2022年12月3日至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宗教活动只能在寺院内部举行,宗教活动应当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开展,不得损害公民身体健康,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干涉教育、司法、行政职能和社会生活。”党和政府要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佛教界要恪守“国法大于教规”,遵守宗教领域的政策法规。

中国佛教文化的主体则全体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根脉、中国人共享的思想文化传统,则需要党和政府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面给予支持,遵守宣传、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政策法规。但是,在弘扬中国佛教文化时,不得趁机传教,不得举办宗教活动,严格界定宗教活动与弘扬文化的界限。

根据宪法的规定,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佛教界、信徒的宗教信仰生活,获得尊重与保护;同时,学术界的佛学研究,广大的佛教文化爱好者对佛教文化典籍的研读、寺院的游览,也需要获得同样的尊重与保护;这就是佛教文化在社会文化公共传播的意义,本质上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因此,寺院作为宗教活动场所,也是公共文化设施。因此,佛教界可以在寺院内举办中国佛教文化活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仍然要严格界定宗教活动与弘扬文化的界限。

(二)弘扬中国佛教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外交流上的相通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