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正中为一观世音菩萨立像,跣足,立于莲花座上,莲座由流云托起。头戴化佛宝冠,左手擎起,右手下垂。菩萨面庞丰满,容貌安祥。背后有六根修竹。菩萨右侧有一侍立的和尚,左侧有一托花盘的女像供养人。此二像仅及菩萨像高度之半。
为亡考妣神生净土敬造大圣一心供养,奉为国界清平,法输常转,二为阿姉师,南无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菩萨永充供养。
初看这个整齐的长篇题记,就可清楚地看出画家在此观世音菩萨的小型供养画的制作上费了不少心思。最重要的题记在画面右上角,绿色的长方形题笺中,从左开始共三行,记录如下。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菩萨永充供养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菩萨永充供养
为亡考妣神生净土敬造大圣一心供养
在其它的题记——包括附加的两张贴在绘画背面纸上的题记中,称 “姊师”的人,是亡者普光寺法律临坛尼大德严会,她出现在画面左侧,右侧的年轻人是她的弟弟试殿中监张有成(里面的题记中是张有诚)之像。秋山光和教授指出,两个长篇题记末尾所使用的“毕功记”都是严格遵守固定格式写成的,而且绘画也同样依照固定模式来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