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画有几点值得注意,特别是正面和背面的两个题记中出现的纪年 “天复拾载庚午”更引人注意。此年号实际只用了四年就结束了,唐王朝本身也在906年灭亡。显然此时敦煌与中国已经完全隔绝,但受当时最有名的曹家等地方豪族的赞助,大规模的石窟营造得以继续。画家精心描绘的严会尼和小男孩肖像也许能成为当时夸耀和虚饰画风的证据。背面的题记中两度使用“貌真”一词,说明是有意描绘的严会和张友成的肖像。乍一看这两者的像,与其它绘画中所见的描绘供养人像的标准形式基本无差别,然而细致的描绘体现出衣着的时代特征。着色鲜艳的严会尼的胸带以及她的红边的黑色云头履等,多少增添了些华丽。剃髪光头的美丽青色,与观世音菩萨的淡青色毛发协调。年轻的试殿中监张友成的衣裳,长黑色上衣两边自腰间向下叉开,露出白色的内衣,是此后10世纪的供养人像中常见的样式。
张友成像脸上可见发粉的肤色晕染,与观音脸上所使用的颜色相同。而观音是用浓淡变化的晕染,用同一颜色的浓色线勾勒外沿,是略带模式化的描绘。这一点,还表现在左右对称的脖颈和肘部等的线描上,也引人注目。但另一方面,披在肩上的青色头发像随风摇摆的装饰,显得格外轻飘。另外,脸部形状,也从卵形逐渐变成长方形。绿色眉毛深深刻向鼻子,像是要和那棱角感对应,嘴唇两端稍微往上翘。这种表现,到了10世纪后半叶,逐渐变得更加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