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教义新诠 > 正文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四五)

原文: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

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做好事,巴不得全天下都知道,花钱请电视台、报社、自媒体给自己报道,慈善变成了一个广告,本来可能要在电视上打广告,会让老百姓讨厌,改为做慈善在电视上去播,变成一个软广告,这叫阳善

如果这个报道并不是有意的,你只是在做这个事情,媒体来报道被投放出去了,不是你刻意为之,这个阳善就有福报,就是真善。如果经过精心的策划、周密的安排,每一步都是掌控的,这个善叫阳善,也叫伪善,你没有积福报。

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比如屠康僖住到监狱中,发现囚犯冤屈,他把奏疏放到尚书的公案上,没有人知道是他干的,从来没张扬过;把倒在雪地中的一个人扶归救活,也没有四处张扬,只是觉得该做;做这个事情没有要搏一个名、博一个利,这就是阴德,这是真的在积福报。

善不是不能广而告之,而是不刻意广而告之,看动机;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阳善,享世名,大家都知道了。阴德才能天报之,真正有福报。有的企业做慈善,企业并没有做好,或者企业也倒闭了,是因为这个慈善事实上是广告,不是真的善。

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名也是福,但名是造物所忌,为什么?因为有一个我;就是老子讲的功成身退天之道、功成身退无我了。如果你一直在追逐这个名,你就有一个我或者我的、我们,这个是造物所忌,为什么?因为这是无明,这会导致我执,会越来越大。

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做这个事情,你的发心是什么?你做慈善捐助希望小学、做慈善工程,你在内心说,我做了这么多,我的企业是不是应该好啊?我都投了这么多钱,这个媒体怎么不给我报道呢?我对他们这么好,这个学校怎么对我不感恩戴德呢?你就是名不副实,多有奇祸,为什么?因为在造孽。这个行为在别人看来是在积善,在圣人看来是在造孽。

(责任编辑:)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