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资讯报道 > 今日佛讯 > 正文

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历史过程论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深度结合,阐明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科学内涵:“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这里的“我们”指中华民族,“各民族”指历史上中华大地的各类民族群体及今天的56个民族;“我们”是“一”,“各民族”是“多”。“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体现了处理“一与多关系”的中华智慧,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揭示了各族人民共塑中华的“共建共享”逻辑。在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总书记进一步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科学内涵表述为“五个共同”,即:“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五个共同”遵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充分阐明中华民族发展史是自然凝聚与政治形塑有机统一的过程,也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客观存在的民族实体,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共同体,绝非“想象的共同体”或“空壳子”。

一部中国史,就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维护“大一统”的历史。从2019年的“四个共同”到2024年的“五个共同”,增加了“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重要论断。这无疑是对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深刻内涵的系统完善和重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不断发展壮大,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对大一统理念的推崇和实践。大一统夯实了中华民族作为超大规模民族共同体的制度与文化基础,塑造了中华民族和谐相处之道与中华文化认同之道,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确保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文明以国家形态延绵几千年从不中断。悠久深厚的大一统传统,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大一统不单只有汉人的创建,还包括各族人民的共同尊奉。如西戎秦人与南蛮楚人创建了秦汉大一统;“五胡”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主动融入中华,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蒙古人创建的元朝为大一统创建了一系列重要制度,如行省制、土司制、宣政院等。即便是在政权并立时期,各民族总体上也体现出内聚趋向。罗马之后再无罗马,但中国之后仍有中国。1840年以后,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至暗时刻,中华儿女仍始终坚持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大一统信念,始终坚守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底线,在救亡图存、共御外侮的英勇斗争中,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

(责任编辑:)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