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七年农历七月十三日(1918年8月19日),大势至菩萨圣诞日这天,名噪一时的文艺大师李叔同先生“突然”于虎跑寺剃度出家,成为弘一法师。
整个文艺界一时哗然。
李叔同是谁?
他是那个时代难得一遇的天才——无论在国学诗画、金石书法,还是西洋音乐、美术、话剧等领域,都拥有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造诣。
所以,这样的顶尖人物“出家”,这件事,足以登上热搜头条。
说来也巧,就在弘一大师出家前不久,这年春天,在佛教界也突然响起一个名字——“印光法师”。原来,有位叫徐蔚如的居士因“无意”中读到了一位默默无闻的常惭僧人对学佛人的信函开示,独具慧眼视为珍宝,遂竭力搜集,得若干篇,集为《印光法师信稿》刻印流通。而这,也一下子在佛教界产生了热烈反响。
有些相遇,是因缘注定,水到渠成的。
第二年秋天,正当徐蔚如居士等人忙着将后续收集到的印光大师书信刻印为《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将之前所刻称为《印光法师文钞初编》,两编合刊流通,在征求名人题词的过程中,精于书法又刚出家的弘一大师,就自然成为其中一位受请者。
于是,就以《文钞》为殊胜法缘,新出家的弘一大师与刚闻名于教内的印光大师结缘了。
民国九年三月,弘一大师为《文钞》题词赞曰:
“是阿伽陀,以疗群疚。契理契机,十方宏覆。普愿见闻,欢喜信受。联华萼于西池,等无量之光寿。”“老人之文,如日月历天,普烛群品。”
在题词中,弘一大师对印光大师表达了崇仰、敬顺之意。自此,他开始向这位净土宗导师请教,把印光大师作为学习效法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