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资讯报道 > 人物聚焦 > 正文

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法缘

频频请教修行事宜


众所周知,弘一大师是以精研南山律宗著称,以身作则行头陀行,亦以弘扬律宗为己任,也被后世视为律宗高僧。


但事实上,据弘一大师讲,自己“以华严为境,以四分律为行,以净土为果”,临终瑞相亦表明确是往生西方。


大师一生虽广涉经律教,但也始终重视念佛。曾于1920年农历七月十三日闭关念佛。入关前,写信向印光大师请教。


从《文钞•复弘一大师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光大师的开示:


“接手书,知发大菩提心,誓证念佛三昧。刻期掩关,以祈遂此大愿。光阅之不胜欢喜。所谓最后训言,光何敢当。然可不尽我之愚诚以奉之乎。虽固知座下用此种络索不著,而朋友往还,贫富各尽其分,则智愚何独不然。但尽愚诚即已,不计人之用得着与否耳。窃谓座下此心,实属不可思议。然于关中用功,当以专精不二为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议感通。于未一之前,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后,定有感通,感通则心更精一。所谓明镜当台,遇形斯映,纭纭自彼,与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是修道第一大障。况以躁妄格外企望,或致起诸魔事,破坏净心。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敢为座下陈之。”


印光大师在随喜弘一大师发勇猛心的同时,也坦诚劝诫弘一大师切勿以躁妄心求感通,还是要在专一其心、“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上下功夫,功夫到家,则自然感通。


印光大师写给弘一法师的信


而弘一大师在闭关前还请马一浮居士为自己的闭关房题写了旭光室的匾额。其中又有何深意?


据马一浮居士发表在《佛光月报》上的《题旭光室》云:“弘一上座,专心净业。远秉蕅益(智旭)大师,近承印光长老以为师范。


原来弘一大师关房之名体现的,乃是“榜样的力量”。


在这一时期,弘一大师多次向印光大师写信请教,涉及到的问题有“刺血写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因写经过多而受病该如何”等各方面。


印光大师回复,总不过以“一心念佛”相劝:


“刺血写经一事,且作缓图,当先以一心念佛为要。恐血耗神衰,反为障碍矣。身安而后道隆。在凡夫地,不得以法身大士之苦行,是则是效。但得一心,法法圆备矣。


“书中所言用心过度之境况,光早已料及于此,故有止写一本之说。以汝太过细,每有不须认真,犹不肯不认真处,故致受伤也。观汝色力,似宜息心专一念佛,其他教典与现时所传布之书,一概勿看,免致分心,有损无益。应时之人,须知时事。尔我不能应事,且身居局外,固当置之不问,一心念佛,以期自他同得实益,为唯一无二之章程也。”




关于“抄经体”这件事


世人皆知,弘一大师出家前后皆以书法著称。其于1932年为先父进士公百三十年冥寿而书的《佛说阿弥陀经》水墨纸本,工整端严,一气贯通,为其生平得意之笔,亦被后人称为“佛体”。


世人却未必尽知,弘一大师这工整抄经体的由来,亦不免有深受印光大师影响的成分。



早期,当弘一大师就“抄经”一事请教印光大师,印光大师直言不讳地指出,又写经不同写字屏,取其神趣,不必工整。若写经,宜如进士写策,一笔不容苟简。其体必须依正式体。若座下书札体格,断不可用。古今人多有以行草体写经者,光绝不赞同。

(责任编辑:)

专题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佛欢喜日、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2018年8月23日(周四),农历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观音菩萨以大悲救度为主要的德行,但是蕴藏于大悲之后的,乃是无边的大智,所以在中国佛教界最为流行的《般若心经》,即由观世音菩萨所宣讲,所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即是最好的表现。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