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诚信法师:简述天童禅寺的祖庭文化及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作者为浙江宁波天童寺住持

内容提要:天童寺作为曹洞宗的祖庭和由此产生的祖庭文化,追根溯源起自唐大中元年的公元847年。其时咸启禅师主席天童寺,开始弘扬洞山家风。而宋宏智正觉住持天童后,竭力弘扬曹洞宗风,并创立了默照禅法,使天童寺成为日本曹洞宗的重要祖庭。

曹洞宗是“佛教祖庭”中的重要一宗,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特色和文化遗产,得到了高僧、教徒很多重视和保护。开发佛教资源,特别是“佛教祖庭”之一曹洞宗的宗教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促进佛教自身发展。

关键词:祖庭文化 曹洞宗 天童寺 宏智正觉与默照禅

一、佛教祖庭文化的渊源

浙江宁波天童禅寺是日本曹洞宗祖庭。深入挖掘中国佛教祖庭优秀文化内涵,探索并实践中国佛教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道路,总结和梳理中国佛教传统的丰富文化积淀和发展经验,旨在进一步发挥佛教界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以提升中国佛教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真正实现“祖德流芳共续胜缘”目标。

佛教祖庭,当指高僧大德长期逗留、举行佛事活动或产生重大理论创新之地,同时也是高僧传道弘法、从事教务的重要“基地”。许多高僧大德也是从这一特定的“基地”出发,完成各自一生宏愿。

“佛教祖庭”概念,体现了佛教在渊源、传承方面的合理性,而这一合理性则是通过“祖庭”,在佛教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来实现的。“祖庭”留存着高僧们的修行感悟和他们的主张,因此祖庭自然而然地成为探究高僧弘道传法的重要场所和某一宗派所在地。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佛教在中土流传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祖庭。这植根并发源于汉传佛教对于印度佛教教义理解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佛教和印度佛教的最显著区别是,中国佛教有宗派,有祖庭。这实际上是一种理论和传承,更是体系化了的佛学学派,表明中国佛教徒对印度佛教的认识以及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简而言之,佛教祖庭是以佛教教义为基础,将各地的“小宗”归纳到其“大宗”之下的一种举动,随之而生发出“祖庭文化”。

二、曹洞宗起源与默照禅的创立

达摩祖师来华传禅,其法传于慧可。师徒二人被尊为中国禅宗的初祖、二祖。六祖慧能以后,禅再分为马祖与石头两支,至唐末五代,形成五家,即临济、曹洞、云门、法眼、沩仰等五个派别。曹洞宗是禅宗的五个主要流派之一,由良价禅师在江西宜春宜丰县的洞山创宗,其弟子本寂在吉水的曹山传禅,后传至天童寺宏智正觉禅师,创“默照禅”,与大慧宗杲所提倡的“话头禅”,成为后世禅宗两大流派。

禅宗讲求“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曹洞宗也是一样。曹洞禅法颇显独特,以探究学者心地为接机之法。其法门不论禅定精进,须了达佛之知见,即“即心即佛”。

洞山良价认为万物都虚幻,万法本源为佛性。故毋须四处求佛,佛在性、心中,心即是佛,得道靠顿悟。曹山本寂也认为现象体现本质,心即佛,即相即真。

两位祖师的主张,为宏智正觉倡导的默照禅提供了理论基础——佛在心中;只要心中默究,即可显现佛性。宏智正觉禅师认为:心是诸佛本觉、众生妙灵;无明风起,才会自设障隔。只要静坐默究,净悟佛理,去掉妄念,去除愚痴,就能事事无碍以至事理圆融。

宏智正觉提倡的“默照禅”,默:沉默专心坐禅;照:以慧鉴照原本清净心性。他认为实相即是无相之相,真心即是无心之心,真得即是无得之得,真用即是无用之用,主张以“坐空尘虑”来默然静照,不必期求大悟,唯以无所得、无所悟之态度来坐禅。这是宏智正觉对默照禅的进一步的发展。天童如净和尚主张参禅是身心脱落,只要打坐,离五欲、除五盖,便是和佛祖相见的礼节,不用烧香、礼拜、念佛、修忏、看经。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