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楼宇烈:寄语百年武昌佛学院全面复学

三、佛学院学生要有志向去做佛、做菩萨

太虚大师(的理念)更多地还是落在人间佛教上。我一直在讲,太虚大师延续的可以说是直接延续慧能,慧能直接接续佛陀。在慧能来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寻菩提,犹如觅兔角”;太虚大师就继续“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佛教信仰这条路上,并不是去求别的东西,人圆佛即成,这才是真现实。有一次我在佛学院提到,我说:“你们佛学院的学生,你们来学佛,就是要有志向要去做佛、做菩萨。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自己也成佛呀!”

有这样的精神,我们培养一批正法的弘法人才、践行佛法的人才,把现在佛教界出现的一些弊病或偏向能够把它纠正过来。像法师们来,我就跟他们讲,现在是很多政策各个方面限制很厉害。我说其实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教界做的,它是社会环境,我们不要去埋怨客观的环境。趁此机会,正好可以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有什么问题,我们坚持了正法没有?如果我们坚持正法的话,那我们还是可以守住这个阵地,不至于变成商业化、形式化,甚至于说得再难听点就是迷信化啊,不会出现这些问题。所以我们要看到这个环境下我们的艰苦、艰难,但是不要去埋怨这个环境。作为大乘佛教的传统,我们总得善巧方便,用各种善巧方便法门来引导众生、引导社会往正道上走,这就是我们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所以佛学院培养人才是一个非常艰巨而且重要的任务。

四、不要过分学术化,佛学院应重视实修

当年,太虚大师办佛学院,是为了培养僧才,另一个方面,也确实有点向社会世俗学习。因为那个时候社会也是很多书院变成学校,从小学、中学、大学,过去私塾、学堂、书院也都慢慢淡化,或者是没有了,所以也有个赶时代潮流的情况在里面。但是我觉得不要说是宗教界的问题,就是我们世俗的学校去办,往往也就脱离了教育的根本。

我们过去教育,现在常用“教育”这个词,也是对的,教人育才,但我就更喜欢讲“教化”。中国传统就讲“教化”,什么东西都是“化”,讲“化人”“化社会”“化民成俗”“化性起伪”,都有化的作用。教要化,学也要化,教不能化人,学不能化自己,教育要它干嘛?通过教,教化社会,教化每个人。通过学,也是要变化自己。所以,我们传统是要变化气质,一个人学了以后,要有气质的变化,所以“教化”这个词更好。我们古代传统用的也是这个。

《礼记·学记》里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而且教学相长。教学的目的就是化,所以我们教学的目的一个是“化民成俗”,一个就是“化人之性”,让每个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其实我们现在过分强调职业道德,不强调做人的基本道德。所以有的时候人的基本道德带坏了职业道德,光有职业道德,没有基本道德,职业道德只是一个表面的。职业道德它可以变。我有了做人的道德,我在这儿工作也是这样,我在那儿也是这样。有职业道德,没有做人的根本道德,我在这儿迎合这儿,我在那儿迎合那儿。

我曾经有一次在台湾去参加福严精舍的一个活动,我就直截了当地讲,我说:印顺法师起了很好的作用,在佛教研究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但是我说有个大问题,就是他过分学术化了。佛教更重要的是实修。学术是重要的,理论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实修。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