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夏德美:智顗与《菩萨戒义疏》关系考辨

智顗对《梵网经》的重视不仅体现在理论上,更体现在实践上。在菩萨戒的授受中,智顗应该是以《梵网经》菩萨戒为主要依据的。据《国清百录》《智者大师别传》等记载,陈代有不少大臣、王子、后妃跟随智顗受菩萨戒,如陈金紫光禄王固、侍中孔焕、尚书毛喜、仆射周弘正等,“俱服戒香,同飡法味”。陈永阳王,“眷属同禀净戒”。陈后主,“太子已下并托舟航,咸宗戒范”。《别传》里虽然没有直接说明这些人受的是何种戒,但据《国清百录》中的请戒文,可以知道应该都是菩萨戒。至于是何种菩萨戒,《国清百录》里没有明确交代。《国清百录》中有一篇隋炀帝作晋王时请智顗授菩萨戒的疏文,其中有:“谨以今开皇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总管金城设千僧蔬饭,敬屈禅师授菩萨戒。戒名为孝,亦名制止。”“戒名为孝,亦名制止”显然是引用了《梵网经》的内容。智顗去世后,兼秘书监柳顾言奉隋炀帝之旨撰写了《天台国清寺智者禅师碑文》,其中这样描述杨广受戒的情况:

(晋王杨广)以为能仁种觉,降兹忍土。信相入道,净戒居先。《梵网》明文深传萨埵,国师僧宝必兼禅慧。……于时天地交泰,日月载华,庭转和风,空净休气。林明七觉之华,池皦八净之水。化覃内外,事等阿输之城。教转法轮,理符宝冥之窟。文武寮寀,俱荫慈云,欣欣焉,济济焉,肃肃焉,痈痈焉。经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显发三愿,真正十受。……睿情犹疑未满,以为师氏礼极必有嘉名,如伊尹之曰阿衡,吕望之称尚父。检《地持经》智者师目,谨依金口,虔表玉裕,便克良辰,躬出顶礼。

杨广认为修学佛道“净戒居先”,并引《梵网经》来证明受菩萨戒的重要性。接下来文中提到所受戒的名称为“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这种名称显然来自于《地持经》。受戒的内容为“显发三愿,真正十受”,“显发三愿”应该是指归依三宝,“真正十受”应该是指《梵网经》十重戒。三归十戒的受戒次序正是《梵网经》试图确立的戒学新规范。而将授戒师称为智者,则是《地持经》的说法。可见智顗为杨广所授菩萨戒当以《梵网经》为主要依据,并结合了《地持经》的内容。智顗为其他人所授菩萨戒也应如此。既然智顗如此重视《梵网经》,那么为其作疏,使之更容易被理解、被接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果我们比对《义疏》与智顗其他重要著作《法华玄义》、《四教义》等文字,就不难发现其中的一致性。《义疏》对于菩萨阶位的描述和《法华玄义》《四教义》中的论述基本是一致的,尤其与《法华玄义》相对照,不仅菩萨阶位几乎相同,文句更是基本一致,只不过《义疏》的文字更为简略、明晰,有时甚至因为过于简略而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偏失,有时也因为消减了一些文字而变得意义不明确。如在论述圆教十信位的最后,有这样一句:“是名圆教铁轮十信位,圆教似解六根清净也。”这里后半句很难理解,如果参考《法华玄义》就会明白,《义疏》省略了一些词句,完整的表述应为“是名圆教铁轮十信位,即是六根清净,圆教似解暖顶忍世第一法。”这样意思就很清楚,这是在比配声闻的阶位。

《义疏》很可能像智顗的其他一些著作一样,是由智顗讲说,弟子们(可能是灌顶)修订完成,其主体思想是智顗的,弟子们又将智顗其他著作中的一些观点概括加入,并系统化,也难免会有弟子们的看法。另外,《义疏》在列别教菩萨阶位后,有一段文字,讨论了性种姓、习种姓的关系以及解行位的四种名称。这段文字不见于《法华玄义》和《四教义》,倒是在净影慧远的《大乘义章》中有类似论述。慧远与智顗基本生活在同一个时期,智顗直接引用慧远著作的可能性也有,但更大的可能是智顗的弟子们将慧远的论述加入其中。

总之,笔者认为,无论从《义疏》出现的时间,智顗对《梵网经》的重视,还是其中所体现的天台宗思想,都可以将《义疏》看作智顗的著作,但也不排除其中掺入了其他人的思想。无论如何,智顗对《梵网经》的重视,为确立《梵网经》菩萨戒在天台宗乃至汉传佛教中的重要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夏德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