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六)

我们如果都妄想、执着,你就不能证得你的如来智慧德相。当你无所求的时候,袁了凡没妄想执着了;我啥都不要了,我也不要孩子了,我也不要举人了……什么什么我都不要了,我就这样了;我也不会好,我也不会坏,就这样了。他已经很知道我哪一年我要去哪儿,他也不担心了、没恐惧了。他不会担心我在这不学习,我是不是会再被国子监给开除,或者他算我要到四川做个县令,我现在不好好表现,是不是那个县令也做不好、做不了,他不担心了,他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出自于《心经》)。他知道肯定会发生,我怎么都是监生,我只是考不上举人;我做完监生之后,还会去四川当个县令。这个时候他的心静了,这一年的静心有了后面的改命。

这也是福德呀!如果没有这个福德,他会怎么办?比如说纵情于声色犬马,反正这样了,每日买酒,把酒言欢;如果再有点钱,古人各种的青楼都可以去、杜牧的诗“十年一觉扬州梦”,杜牧写的那么多诗,都是跟歌妓对诗,当然,人家留了好多佳作。所以如果袁了凡是这么个人,他的命也会不准,他会变得更坏,他可能会被开除,可能县令当不了了。袁了凡没有变成坑蒙拐骗、游手好闲,而是他开始终日静坐,跟云谷禅师差不多,禅定了。

往期回顾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一)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二)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三)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四)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五)

(责任编辑:勉淳)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