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科玄对话 > 正文

99%的人都想不到,还能从这个角度来认识五蕴!


比如,你忙得满头大汗,但自己压根儿没注意到。你流汗这个事本身,身体皮肤接触到汗水,这就是“触”。

可是,你没关注到、没觉察到,心里就没“感受”。

所以,喝茶的时候也一样。如果你没有好好去体会、去用心,那个感受就会弱很多,很多美妙的信息就这么溜走了。

以前我总觉得,一个人要丧失味觉、丧失感觉,是极少概率的事,除非是身体天生残缺或者功能损伤了。

结果这次新冠,刷新了我的认识。很多人阳了之后就丧失了味觉。那问题来了,他们这是没有“受”了吗?

其实,只是传导味道的功能受病毒攻击的影响,暂时“罢工”了,暂时不起作用了。

但你说他有没有“触”啊?

有啊!吃饭、喝茶,东西进到嘴里,那个“触”一直都在。

那么,为啥说“受”是在“心”里呢?

我以前给你们讲过“用脑”和“用心”的差别。

用脑是概念、是思维。那“受”是不是心?

你看永嘉禅师里说“领纳在心”,这个“心”,指的就是细微的心念活动。如果一件事到了脑袋里,那就变得粗重了,成了概念,那个就不叫“心”了。

要区分的话,大概就是这样。

东西方文化不一样。所以你看,咱们中国人会说“你要用心啊”、“用心体会”、“用心去感受”,这些讲的都是“心”的作用。

因此,可以说“感受”其实就是“心”。

这样一解释,大家心里就清楚了。

以后再碰到这些概念,就不会光让它们在脑袋里打转了,因为那没啥用。

(责任编辑:勉淳)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