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梵音 视频

宽运法师谦逊回应获颁荣誉院士:我只是个平凡出家人

觉悟号 2025-09-30 00:00:01


2025年9月26日,香港教育大学(教大)于大埔校园举行2025年荣誉博士学位及荣誉院士衔颁授典礼。

是次共有6人获颁殊荣,除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西方寺方丈宽运法师为宗教人士外,其余5人涉及领域涵盖教育、经济发展、外交、环境保育及社会服务等。教大校董会主席黄友嘉博士主持典礼,表扬6位杰出人士的卓越成就,以及他们对教大、教育界和社会的贡献。


典礼上,教大校长李子建分别介绍6位领受人。其中,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西方寺方丈宽运法师获颁荣誉院士衔;著名经济学家、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获颁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林毅夫获颁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著名外交家马凯硕获颁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永续与媒体中心总监兼气候科学、政策与行动副教务长Michael E. Mann获颁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史丹福心理生理学实验室总监、著名心理学教授James J. Gross获颁荣誉教育学博士学位。


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教授致词时赞扬宽运法师:“长年投身于教育及社会福利工作。他以弘扬佛陀慈悲济世的精神为己任,为香港市民带来无尽福祉”。


李教授称,六位杰出人士皆展现了其坚定不移的信念,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典范。

宽运法师的卓越贡献获得广泛赞誉。教大谷明月教授致赞词时提到:“宽运法师深知佛教教义与修行方式应与时俱进,他乐于拥抱科技,常言出家人不能免俗”。谷教授赞扬宽运大法师以开放的思想,应大学邀请出席对谈,从佛学角度论及安乐死、试管婴儿、杀生等议题,对社会充满启发性。


赞词中又说到,法师2007获颁“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及“中华慈善人物”称号。2025年7月,他获中国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以表彰他致力弘扬佛教,热心参与和推动慈善活动及教育服务。


宽运法师在致词时谦虚地表示:

今天能够与五位获颁荣誉博士学位的卓越学者,共同出席香港教育大学的颁授典礼,是我莫大的荣幸。他们在政策、经济、气候、心理学等领域的成就实在令人敬佩,而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出家人,能够获颁授荣誉院士,心中既喜且愧。喜悦在于我传承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得到肯定,惭愧的是自身所做的仍远不足够,需要继续努力。


我在辽宁省朝阳市辖下一个蒙古族自治县长大,年少时追随永惺老和尚来到中国香港,并剃度出家。我从没想过有一天竟然可以站上这么庄重的舞台,领受荣誉院士。这一路走来,着实感受良多。我很感恩母亲的善良与慈悲,早早在我心中埋下信佛的种子。感恩永惺老和尚的教导,他一生经历很多苦难,却从不埋怨,经常提醒我们出家人要心怀慈悲,关怀他人。从他身上,我看到出家人的典范,也让我明白到,教育的力量原来很大。自一九八零年代起,我们不断兴建希望学校,尽微薄之力推动国内教育发展,并见证教育如何改变贫困学童的生命,帮助他们从迷惘中找到方向,从困境中重拾希望。


佛教强调“慈悲为怀,智慧为本”,这不仅是修行者的座右铭,更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在现今纷乱的世界,我们期望佛教能够为人心带来安定,为社会注入和谐。佛教不求改变世界,而是从人心出发,让世界因人心的转化而变得美好。

香港教育大学是一所专注师范教育的高等学府,一直致力于培育具备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的人才,重视学生的品格、情操与心灵成长,推动全人教育,这与佛教理念不谋而合。我深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累积,更是培养有德、有爱、有智慧的人才,为社会播下希望的种子。


今天获得教大授予荣誉院士,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也是对佛教界、中国香港百万佛教徒,乃至对慈悲与智慧价值的认可。我愿以此为勉,继续在弘法利生与推动社会进步上竭尽所能,为下一代的成长与社会的福祉贡献力量。


谨向香港教育大学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并祝愿各位身心康泰,喜乐常在。

  责任编辑:勉淳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