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念佛的人多,
往生的人很少?
因为我们虽然口念佛,
心与阿弥陀佛不相应。
因为阿弥陀佛我们说了,
其实就是我们的本觉,
我们所念的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本觉,
我们与它不相应。
“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这个心很散乱的念佛,
其实是很难相应。
以轮回心来念阿弥陀佛都是造轮回的业,
所以一定要以清净心,
以看破放下的心来念阿弥陀佛,
启发自心的觉悟。
所以念佛这两个字,
“佛”是觉悟的意思,
“念”就是上面一个“今”,
下面一个“心”,今心觉,
就是我们现前的每一个念头都是觉悟就是念佛。
所以“前念迷就是凡夫,后念悟就是佛陀。”
这个“后念悟”,
你懂得去转变念头,
这个转念的工夫。
凡圣都是一念之间,
你懂得转变念头,
你就可以转凡做圣、转凡成圣。
你懂得转念功夫,
你一转念之间就已经是在念佛,
所以我们要懂得去转变念头。
今心觉,就是念佛。
常规有一句话叫作: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
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其实这个偈是没有开悟的人讲的,
还没有明心的人讲的。
为什么打得念头死,
这句是不够圆满,
念头打得死的吗?
打不死的,
念头是转的,转变念头。
真的明心的人,
真的开悟的人,
就知道是转变念头,
而不是打死念头,
念头是打都打不死的,
早就死了,一具死尸了,
这样就没念头。
但是这个神识都离开了,
神识又是进入到中阴身状态了,
又有念头了。
念头是打不死的,
所以要转变念头。
怎样去转变念头呢?
关键是要修一个字“空”,
两个字就是“放下”,
关键怎样去放下呢?
放不下自己是没智慧;
放不下众生是没慈悲,
所以要真正放下。
因为怎么样?
我们刚才说过: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
一切都带不走,
你为什么现在不放下呢?
“唯有业随身”,
你的业跟随你,
所以我们要怎样修放下?
就是修这个念死无常。
印光法师教导大家念佛,
要写个大大的死亡的“死”字在眼前,
整天记着这个生命是无常的,
随时可能就……,
所以对这个世界不要留恋。
往生的人很少?
因为我们虽然口念佛,
心与阿弥陀佛不相应。
因为阿弥陀佛我们说了,
其实就是我们的本觉,
我们所念的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本觉,
我们与它不相应。
“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这个心很散乱的念佛,
其实是很难相应。
以轮回心来念阿弥陀佛都是造轮回的业,
所以一定要以清净心,
以看破放下的心来念阿弥陀佛,
启发自心的觉悟。
所以念佛这两个字,
“佛”是觉悟的意思,
“念”就是上面一个“今”,
下面一个“心”,今心觉,
就是我们现前的每一个念头都是觉悟就是念佛。
所以“前念迷就是凡夫,后念悟就是佛陀。”
这个“后念悟”,
你懂得去转变念头,
这个转念的工夫。
凡圣都是一念之间,
你懂得转变念头,
你就可以转凡做圣、转凡成圣。
你懂得转念功夫,
你一转念之间就已经是在念佛,
所以我们要懂得去转变念头。
今心觉,就是念佛。
常规有一句话叫作: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
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其实这个偈是没有开悟的人讲的,
还没有明心的人讲的。
为什么打得念头死,
这句是不够圆满,
念头打得死的吗?
打不死的,
念头是转的,转变念头。
真的明心的人,
真的开悟的人,
就知道是转变念头,
而不是打死念头,
念头是打都打不死的,
早就死了,一具死尸了,
这样就没念头。
但是这个神识都离开了,
神识又是进入到中阴身状态了,
又有念头了。
念头是打不死的,
所以要转变念头。
怎样去转变念头呢?
关键是要修一个字“空”,
两个字就是“放下”,
关键怎样去放下呢?
放不下自己是没智慧;
放不下众生是没慈悲,
所以要真正放下。
因为怎么样?
我们刚才说过: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
一切都带不走,
你为什么现在不放下呢?
“唯有业随身”,
你的业跟随你,
所以我们要怎样修放下?
就是修这个念死无常。
印光法师教导大家念佛,
要写个大大的死亡的“死”字在眼前,
整天记着这个生命是无常的,
随时可能就……,
所以对这个世界不要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