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资讯报道 >

李向平:佛教中国化在中华文明演进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从佛经中译到中国文本类型

一般而言,文本分析法主要包括有文本形成的序列分析、文本类型分析以及文本结构分析。特别是文本的结构分析之中包括了文本结构中的各种话语序列、文字类型、意义象征、历史关系,同时把文本的结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展示给当下,具体说明该文本的结构主体,何以成为文本研究之中至关重要的地位与影响,此中包括文本结构形成的基础、特征、核心问题,如何呈现为某种文化影响。

正是基于这种研究方法的具体考量,纯一法师在其新着中的文本分析与论述,实可帮助读者再度打开汉文《大藏经》佛教经典丰富博大的精神世界,深入《大藏经》内部结构,并且从对《大藏经》文本本身的关注,深入《大藏经》文本所承载的社会历史内容,促成人们回到文本本身,使经典阅读更加完整。

在此文本结构之中,纯一法师对于《大藏经》文本结构的主体把握得十分准确,这就是中国僧人著述作为汉文《大藏经》文本结构的主体,同时也就是佛教中国化的主体。中国僧人的著述可谓从佛经的汉译开始,进而开始了佛教中国化的远大历程。

最早的佛经翻译,始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东汉——初创翻译时期,东晋与隋代——官方翻译时期,唐代——全盛翻译时期,宋代以后——刻本翻译时期,自宋以后佛经翻译逐渐减少,并因雕版印刷技术的应用,迅速提高佛经的印刷和流通速度。佛经中译前后历时约10个世纪,共译佛教典籍2100余种、6000余卷,著名中外译师不下200人,其中以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四人为“四大译经家”。

在佛经中译的过程中,中译文本的进行与不同写本、刻本的结集问世,乃是佛教文本中国化重要构建者的角色。从民间译经到官方“译场”的出现,从西域僧人主译到中国僧人监掌译事,使译经体制逐渐由小规模的个体活动向有组织、有计划、分工明确、机构宏大的翻经馆的形式发展。直到宋代译经院的制度更加完备,译经制度与译场分工,随着译场的出现,译经制度也日益完善。翻译一部经需要九个职位密切协作。很明显,上述这些官办与民间创办的译场,不仅是翻译佛经的场所,也是佛教教育和学术交流的场所。中译的佛经、中国人编辑的写本与编撰刻写的各种刻本,渐渐建构了佛教中国文本在中国的身份。

上述历程是大量的佛经译本、写本、官译、官民共建的文本建构历程。自汉至隋唐,佛教典籍的文献流传主要依赖于写本。自东汉翻译佛经之始,即有写经,如译成之经文大多由笔受者直接书写下来。而佛经本身也强调,信徒诵读、持带、转赠、抄写佛经,是一种重要的功德修为。之后《大藏经》文本结构的逐步形成是基于各种写本、刻本、官刻与民刻两大文本,直至近代印刷本等文本形式的出现,以及文本知识结构、体系的演进。

基于这一观念,纯一法师认为,随着译经的增多和佛教的广泛传播,中国佛教学者留下了更多自己撰写的佛教经典著作,包括章疏、论著、语录、史传、音义、目录、杂撰、纂集等。它们都是佛教中国化的産物,也是把握中国佛教与中国文本的关键。由翻译而来的佛经与中土著述所形成的文献,是佛教在中国得以广为流布的最重要传播方式之一。作为文献媒介的文字和载体让异时、异地的传播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佛教传播的广度和范围,而佛教典籍在中国的流布经历了“佛经汉译—经录编撰—《大藏经》刻印”这一文本的传播制作过程,一方面证明了佛教传播的中国速度和中国范围,一方面展开了佛教在中国、佛经中国化的漫长历程。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