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资讯报道 > 人物聚焦 > 正文

梁建楼:法舫的人间佛教观

法舫大师(1904—1951),当代高僧,佛教学者。河北井陉县台头村人,俗姓王名智,幼读私塾,喜览古书。1920 年家乡大旱,佛教组织助其至北京,就读于法源寺义学,勤奋过度,深染沉疴,就医期间,遇庆圆和尚,赠以《海潮音》杂志,法舫读之感悟于心,种下菩提因缘。病愈,依是岸出家,从道阶受具足戒也。1922 年,当代佛教巨擘太虚大师创办武昌佛学院,法舫负笈南下,依随太虚大师为首期学僧。1924 年毕业后,欲赴西藏求法,先入北京藏文学院习藏文。1925 年秋,由北京启程,从四川入西康,行到甘孜,遇阻,折返武昌,自修佛学六七年,精研唯识、俱舍、大小二乘,深具心得。1930 年秋,任教北平柏林教理院,兼任世界佛学苑筹备处书记,讲授俱舍论,声誉渐隆。1931 年“九一八”变发生,奉师命返回武昌,任世界佛学苑图书馆主任,主编《海潮音》,宣传革新佛教,兼任武汉三讲佛寺主持。1937 年,随太虚大师到重庆,主持汉藏教理院教务三年,讲述俱舍论,编《俱舍论科判》四卷。期间,提倡“寺庙就是佛学院”,改革僧伽教育,变寺院为学习佛法道场。1940 年受民国政府派遣,欲赴东南亚诸国交流佛教文化,弘扬大乘,兼携达居、白慧赴印留学。因战事频繁,受阻缅甸,于缅甸十方观音院佛学院任教。达居留缅甸学习巴利文。1942 年春,法舫与白慧抵达印度,法舫入国际大学研读巴利文、梵文及英文,任教于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及摩诃菩提会,宣扬中华佛教。在印度期间,广泛拜访教内外人士。1943 年夏,法舫转赴锡兰,挂锡智严东方学院,修学南传经典。奉太虚大师命,与锡兰居士马拉拉色格拉博士商谈筹建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简称世佛联);与锡兰摩诃菩提会会长、锡兰教育部寺僧教督学长金刚智博士会谈中锡互派留学僧事,促成中国了参(叶均)与光宗(郑立新)二青年僧到锡兰留学。1946 年,应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院长谭云山之邀,于国际大学宣讲佛学,译佛典《阿毗达摩摄义论》。翌年春,太虚大师示寂,法舫决心归国,途经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沿途讲学,随缘教化,南洋佛教总会奉法舫为导师。1948 年,至奉化雪窦寺礼太虚大师舍利塔,任住持。秋末,赴武昌,接任武昌佛学院院长,建太虚大师舍利塔。翌年春,转长沙讲《金刚经》,任湖南大沩山密印寺住持,盛誉一时,各方景仰。1949 年,离开湖南抵香港。于港八启讲席,座无虚席。刊行《阿毗达摩摄义论》,是为我国翻译巴利文圣典嚆始。于东莲觉苑讲唯识学,启示初学,广征博引,注重通俗,出版《唯识史观及其哲学》,开运用现代学术讲经之先。1950 年初,抵新加坡,卓锡灵峰菩提学院,讲《般若心经》、《药师经》,旋赴锡兰筹备世佛联,起草会章,当选执行委员。应聘锡兰国立大学中国佛教文学及大乘佛学教授,专事《太虚大师全书》编纂。1951 年10 月3日,于锡兰智严东方学院圆寂,世寿四十八,法腊三十一。荼毗舍利若干,起塔于智严学院。

1234...全文 28 下一页
(责任编辑:)

专题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佛欢喜日、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2018年8月23日(周四),农历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观音菩萨以大悲救度为主要的德行,但是蕴藏于大悲之后的,乃是无边的大智,所以在中国佛教界最为流行的《般若心经》,即由观世音菩萨所宣讲,所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即是最好的表现。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