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你认为亲近善知识重要吗?你觉得自己可以独自修行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有一位能够使自己获益增上的良师益友是非常重要的,佛陀建立的僧团,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2025-08-01
一、借伞 孔子有天外出,天要下雨,可是他没有雨伞,有人建议说:子夏有,跟子夏借。 孔子一听就说:不可以,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我借的话,他不给我,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给我,他肯定要心疼。
2025-08-01
一位老师父的寺院年久失修,想将维修重建,因此每天出去托钵化缘。村子里有个卖烧饼的孤儿,看到大家不尊重师父,又不肯布施,决定自己即使不吃,也要把赚来的钱全部捐给师父。孤儿都能捐钱!村庄的人被感动,一个传一个,不多久,寺院开始动工了。
2025-08-01
人生之路漫长我们总背负着许多“过去”若一味沉湎其中,便难以前行唯有懂得放下,才真正值得拥有倘若什么都紧抓不放终会如同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徒然劳心,得不偿失。回头无益,放下即是新生从前,有位老和尚带着小沙弥云游四方。
2025-07-31
憨山大师(1546年~1623年),俗姓蔡,法名德清,自号憨山,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精通释、道、儒三家学说,主张三家思想融合。在修行方法上,倡导禅净双修,尤其教人念自性佛。
2025-07-31
在久远劫以前,有一个孔雀王,身边有五百只孔雀夫人。有一天,当它飞越群山之时,见到一只颇有姿色的青雀,就抛弃五百夫人而去追随青雀。当时有一个国王的夫人患了疾病,夜里梦见孔雀王。梦醒之后对国王说:“请大王悬重赏,将孔雀王捉来给我。
2025-07-31
佛陀时代,在舍卫国的东南方,有一条大江,这条江水又深又广,在江河的岸边,住了五百户人家,他们从未听闻过道德的精神及佛法的真谛,人民个性刚强,难调难伏,横行无忌,以贪污欺诈为事业,违法犯纪,并以此为乐。
2025-07-31
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洹精舍度众时,城中有一大富长者,育有一子,年约十二、三岁。当长者夫妇过世时,其子年纪尚幼,不善理家,所以没有几年便散尽家产,落得以乞讨为生。
2025-07-18
大臣们按照镜面王的命令,把那些盲人带到大象跟前,牵着他们的手,让他们了解大象。
2025-07-16
很久很久以前,世上有个镜面王,经常讽诵佛法要典,足智多谋如恒河之沙。可是他的臣民却大都不信佛法,不诵佛经,津津乐道于一些庸俗粗陋之书,智短识浅,犹如疑惑日月太远便秉持萤火之明般的愚痴。镜面王常怀要开导臣民的心愿,便留意寻找一个合适的方法。
2025-07-16
从前有位国王,只要行走经过的路线有佛像,一定到佛像前五体投地作礼,即使下雨,地上泥泞不堪,也从不回避。
2025-07-11
有一位长寿道人,他的家财无量,经常做散财布施,救济贫穷与拔除众人之苦的善事。
2025-07-11
从古至今,在印度被认为最贤能的国王,就是阿育王,他有一位王子,名叫拘那罗,长得非常俊秀,眉目如画,面如满月,因此,很多女孩子,都喜欢亲近他。当时,王宫里面有一位年青的王妃,名叫低舍罗稀多,她对王子一见钟情,常常找机会亲近王子。
2025-07-11
从前有一条河,河里住着许多鱼。大鱼告诉小鱼们说:“你们千万别离开这儿,到别的地方去,小心被恶人捉走。”可是小鱼们不听大鱼的话,游到了其它地方。鱼师正在那儿用饭作鱼饵,撒下网捕鱼,小鱼们看见了,又游回到大鱼身边。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