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戒”之中,不饮酒不仅是佛教戒律与其它宗教戒律的重要区别,而且也最能体现佛教戒律的道德性特征。酒本身作为一种物质性的存在物,本身是无善无恶的,但是佛教将不饮酒作为一项极其重要且基础的戒律之一,正是考虑到道德的理性保障。道德虽然是源自于人的情感,但又要通过人的理性去控制和规范情感,因此,情感是道德的基础,而理性却是道德的保障。一个人在饮酒之后,理性的力量就会被酒精所削弱,人的感官与情感往往就会摆脱理性的缰绳而放纵,如此一来,“五戒”之中的其他四戒的防线就会容易被攻破,而做出违背道德,甚至法律的事情来。
佛教戒律的道德性还体现在“五戒”与“五常”的相配。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佛教逐渐与中国固有的儒家文化相融合,并进行相互诠释,其中“五戒”与“五常”的佛、儒互释就是重要的表现之一。如《摩诃止观》曰:“不杀生配仁,不偷盗配义,不邪淫配礼,不饮酒配智,不妄语配信。”[5]P77“五常”是儒家最重要的五个道德原则,分别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仁”是爱的意思,仁爱又存在三个递进的层次,其一是亲亲之爱,其二是他人之爱,其三是万物之爱,因此,佛教将儒家之“仁”与不杀生相配。“义”是正义的意思,往往与利相对,是指在公义与私利面前的抉择,所以“义”与不偷盗相配。“礼”是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管控人的官能的主要力量,如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6]P123所以“礼”与不淫邪相配。“智”是指是非之心,尤其是指一个人的理性原则,所以与不饮酒相配。“信”是指不巧言令色,诚实守信,故以不妄语相配。儒家“五常”是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最为重要的五种道德原则,而与佛教之“五戒”一一对应,从中就明确表达了佛教戒律的道德属性与作用。
三佛教戒律的当代性诠释及其积极意义
佛教作为世界古老的宗教之一,之所以能够持续地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以及能够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产生正面的作用,就在于佛教自身具有着开放性与变革性的特点,具有着与时俱进的重要品质。拿佛教戒律来说也同样如此,早在佛陀在世之时,佛陀就曾对戒律在将来的发展与变革进行了肯定,如他说道:“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静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7]意思是说,即使是我所制定的戒律,如果不能达到心性的寂静,都可以废止;即使不是我所制定的戒律,如果在当下需要加以运用,也可以增加。正是在佛陀的指导之下,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后,不断地改变自身形态,接受并消化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与政治制度,如吸收四维八德,接受拜神宗,尊敬王者和孝敬父母等;与此同时,佛教戒律也在不断地中国化,如唐代律宗的产生,以及禅宗清规的发明等,这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佛教戒律,皆非囿于原始佛教的戒律的范围,而是有了新的创造与发展,正是这种创新,才使得佛教在中国大地上获得了普遍的传播与发展。
站在当代中国的视域之中,佛教戒律也应该结合时代的特征,进行新的诠释,以能够切实地发挥其当代的价值与作用。仍然拿佛教的“五戒”为例,“五戒”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非但没有过时,而且正是当代中国社会所欠缺和珍贵的。
第一,不杀生。不杀生是指不伤害一切生灵,不仅包括人,而且还包括动物、植物等一切有情之物,“一切有形、蠢动、含灵,皆不得加害”,这个思想在当代社会就具有了生态意义,对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佛教主张不杀生,也由此而引申为戒堕胎,这对形成健康的男女关系,培养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