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玉华宫避暑
贞观二十二年(648)六月,唐太宗李世民诏正在长安弘福寺冒着酷暑翻译佛经的玄奘来玉华宫避暑休养。这是玄奘第一次来到玉华山,他在这里住了四个多月,一边休养避暑,一边翻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1卷,648年在玉华宫弘法台翻译,直中书杜行顗笔受),一直到当年十月十六日,随唐太宗由玉华宫返回京城长安。
在玉华宫避暑期间,唐太宗多次会见玄奘,玄奘谦恭朴实、博学识广、才华横溢的高尚品德,深得唐太宗的敬仰和爱慕。他想起皇宫内保存的一件十分珍贵的百金云水磨衲袈裟,认为只有玄奘这样的高僧才配披用,遂遣使回长安取来,在玉华殿举行隆重仪式,把这件袈裟和一把珍宝剃刀赐给了玄奘。
一天,唐太宗与玄奘交谈,唐太宗问玄奘:“现在正在翻译哪部经论?”法师回答:“近来正好译毕瑜伽师地论,共一百卷。”太宗说:“此论甚大,但不知是何圣所说,内容说些什么?”玄奘即告诉太宗,说:“此论是弥勒菩萨说明十七地义。”玄奘见太宗对此感兴趣,便将十七地之大义逐一讲解。太宗听后深爱此论,当即遣使回长安取来100卷《瑜伽师地论》稿,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将《瑜伽师地论》看完,感慨万端对大臣说:“朕观佛经,譬犹瞻天望海,莫测高深。法师能于异域,得是深法,朕比以军国务殷,不及委寻佛教。而今观之,宗源杳旷,靡知涯际。其儒道九流比之,犹汀滢之池方溟渤耳。而世云三教齐致,此妄谈也。”并命人将玄奘所译经论,手抄九份,分赠给雍、洛、并、相、荆、杨、凉、益等九州,“使其得以珍重收藏,并让全国吏民同沾雨露,共闻未闻之义。”玄奘肯请唐太宗为他新译的《瑜伽师地论》作序,唐太宗愉快地答应了,这就有了流传千古、盛名永久的《大唐三藏圣教序》。
在《大唐三藏圣教序》中,唐太宗高度赞扬玄奘舍身求法、西天取经的大无畏精神,说“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赞颂他“总将三藏要文译布中华”的不朽胜业。太子李治奉闻圣文,也写了《述三藏圣教序记》一文,给予以很高评价。如今,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保存在西安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的砖龛内,供游人观瞻。
二、在玉华寺译经并圆寂于此
永徽二年(651)九月三日,唐高宗下诏废玉华宫为玉华寺,诏令将玉华宫苑内原是老百姓的田宅土地,一并归还本主。从此,关中地区规模最大、富丽堂皇的大唐避暑行宫玉华宫便成了佛教寺院玉华寺。玄奘建立译场之后,早就想翻译《大般若经》,但“京师人众,竞来礼谒”,于是上表高宗皇帝,请求去玉华寺译经,得到准许。显庆四年(659)十月,已经59岁的玄奘带领他的高足窥基、神昉、嘉尚、普光等人以及大学者沈玄明,来到京城长安以北二百多华里的坊州玉华寺,建立译场,继续他的翻译事业。
初到玉华寺,看到玉华山景色依然秀丽,他动情地说:“这里就是阎浮兜率天!”译场日程安排得严严密密,清静幽宁的玉华寺云光殿、嘉寿殿、庆福殿、八桂亭和玉华殿,都曾做过译场。
显庆五年(660)正月一日,玄奘在玉华寺玉华殿开始翻译《大般若经》,这部经卷全称《大般若波罗密多经》,意为“智慧到达彼岸”,长达600卷,被玄奘誉为“镇国之巨典、人天之大宝”,是法相宗的一部根本大典。在翻译过程中,玄奘惟恐自己因体力不支而难以完成,因而稍有精神,便日夜劳作,并经常对参加翻译的人员说:“此经部轴甚大,每惧不终,人人努力,加勤勿辞劳苦。”经过近四年的日夜操劳,终于在龙朔三年(663)十月二十三日译完这部六百卷、二十万颂、四处十六会的煌煌大典,并举行了隆重的请经和庆祝仪式。